豇豆叶
《中华本草》:豇豆叶
拼音注音
Jiānɡ Dòu Yè
英文名
Cowpea leaf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Walp.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 unguiculata (L.)Walp.[Dolichos unguiculata L.;Vigna sinensis (L.)Sav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gna unguiculata (L.)Walp.[Dolichos unguiculata L.;Vigna sinensis (L.)Sav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豇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无毛或近无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长5-13cm,宽4-7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稍小,斜卵形;托叶菱形,长约1cm,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较叶短,着生2-3朵花;小苞片匙形,早落;萼钟状,萼齿5,三角状卵形,无毛;花冠蝶形,淡紫色或带黄白色,旗瓣、翼瓣有耳,龙骨瓣无耳;雄蕊10,二体,(9)+ l;子房无柄,被短柔毛,花柱顶部里侧有淡黄色髯毛。荚果条形,下垂,长20-30cm,宽在1cm以内,稍肉质而柔软。种子多颗,肾形或球形,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小便;解毒。主淋症;小便不利;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叶60-9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治淋症。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豇豆叶
拼音注音
Jiānɡ Dòu Yè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冶淋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用2~3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锦鸡儿
- 痢止蒿
- 矮脚苦蒿
- 驴肉
- 南赤瓟
- 何首乌
- 苦楝花
- 土茯苓
- 三分三
- 山芹根
- 构皮麻
- 佛手
- 蒲蒻
- 刺楸
- 芡实
- 野茉莉
- 顺江木
- 虾
- 羊血
- 百部
- 红轮千里光
- 白头翁
- 贯众
- 环维黄杨星D
- 赤雹
- 五倍子
- 水茄
- 玉叶金花
- 白升麻
- 小血藤叶
- 牛心果
- 老蛇头
- 金丝猴
- 穇子
- 珠兰
- 水苏
- 雷公橘
- 天文草
- 土党参
- 云支花
- 早禾树
- 双肾参
- 普贤菜
- 胡桐泪
- 水泽兰
- 毛果珍珠茅
- 苏铁根
- 野慈姑
- 云南小阴地蕨
- 大接骨丹
- 老鸦胆叶
- 滇山茶
- 冬青皮
- 长管假茉莉
- 华鹅耳枥
- 野木耳菜
- 竹卷心
- 牡荆子
- 石头菜
- 葛枣
- 六方藤
- 草乌叶
- 光叶巴豆树
- 肚拉
- 短穗兔耳草
- 水榕木根
- 吴茱萸根
- 马尿花
- 汝兰
- 犁头草
- 观音竹
- 山漆树
- 催乳藤
- 白藨
- 铁藤根
- 鸡爪参
- 鸡内金
- 牛角藓
- 红叶木姜子根
- 小黄构
- 金钗
- 赛番红花
- 毛贯众
- 篱天剑
- 小马齿苋
- 倒赤伞
- 猕猴桃藤
- 金樱子
- 砖子苗
- 山大烟
- 披散糖芥
- 粗叶木叶
- 高山望
- 寒莓叶
- 八角茴香
- 泡掌筒
- 麦刺藤叶
- 野梧桐
- 天仙子
- 滨海前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