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胞衣
《中华本草》:牛胞衣
拼音注音
Niú Bāo Yī
英文名
Ox placenta, Water Buffalo placenta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母牛产仔时,收集胎盘,漂洗干净,烘干。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味
咸;平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敛疮;止痢。主臁疮;冷痢
用法用量
内服:烧灰,3-6g,粥饮调。外用:适量,烧灰,搽敷。
各家论述
《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具,烧存性,研搽。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牛胞衣
拼音注音
Niú Bāo Yī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
功能主治
《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东北羊角芹
- 芥菜
- 小叶金老梅
- 血党
- 龙牙楤木
- 樱额
- 石山花椒
- 狸骨
- 香堇菜
- 龙头节肢蕨
- 白果叶
- 金腰箭
- 盐麸树白皮
- 功劳叶
- 凤仙透骨草
- 五叶壁藤
- 神仙掌花
- 岩泽兰
- 野前胡
- 黄瓜根
- 枸骨叶
- 山稔叶
- 菟葵
- 小叶薄荷
- 山丹花
- 藤槐
- 飞天蠄蟧
- 南木香
- 刺莓果根
- 台湾泡桐叶
- 九牯牛
- 南瓜瓤
- 瓜蒌子
- 黄花补血草
- 勒马回
- 枫寄生
- 蓝布正
- 茱苓草
- 泥胡菜
- 瞿麦
- 挪挪果
- 蒲公英
- 单根木
- 红鬼笔
- 帽兰
- 猫爪子
- 骆驼蹄瓣
- 鼠妇
- 地灵根
- 滑石粉
- 乌蔹莓
- 接筋草
- 大皂角
- 将军树
- 异木患
- 枫香树根
- 刷把草
- 四大天王
- 椒蒿
- 石灰华
- 使君子根
- 老鼠耳
- 狗核树
- 曼陀罗子
- 蝙蝠
- 地骷髅
- 毛大丁草根
- 苦蘵
- 铁落
- 海螺壳
- 小叶爬岩香
- 蟾皮
- 猪心
- 麋骨
- 猫儿屎果
- 鹰爪枫
- 二仙桃
- 鸢油
- 囊距翠雀
- 光刺兔唇花
- 榆花
- 老牛揣
- 蓖麻叶
- 牛白藤
- 红粉
- 白花岩青兰
- 小青藤
- 土草果
- 太白韭
- 千金子
- 水飞蓟
- 乔木紫珠
- 岩白菜
- 亚婆潮
- 衣鱼
- 菠萝皮
- 野绿麻根
- 厚皮香
- 高山唐松草
- 金线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