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
《中华本草》:牛皮
拼音注音
Niú Pí
英文名
Buffalo hide
出处
出自《食医心镜》。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水牛或黄牛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取皮,刮洗干净,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味
味咸;性平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腹水;尿少;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或烧灰研末冲,每次15g。外用:适量,烧灰调涂。
各家论述
《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寸金黄
- 胃友果
- 牛肾
- 牛屎树
- 牛耳草
- 牛奶菜
- 牛舌草
- 糯稻根须
- 牛黄
- 牛耳散血草
- 牛马藤
- 牛耳大黄
- 牛尾泡
- 闹狗药
- 牛肋筋
- 逆阿落
- 牛羊草结
- 牛白藤根
- 钮子七
- 牛蒡根
- 牛腰子果
- 牛筋刺寄生
- 斑杖
- 胖树根
- 蒲黄滓
- 瓶蕨
- 五齿剑
- 牛眼珠
- 牛尾菜
- 牛毛草
- 牛脑
- 糯米藤
- 脓见愁根
- 牛舌癀
- 牛尾参
- 牛舌头
- 脓见愁
- 牛髓
- 糯米团
- 马鞭草
- 菩萨鱼
- 炮仗筒
- 蓬子菜
- 鸡桑叶
- 雪莲花
- 香秋海棠
- 通脉丹
- 辉葱
- 黑风散
- 黑种草子
- 半支莲
- 辽东栎壳斗
- 大叶紫薇
- 腹水草
- 粉团花根
- 关公须
- 防己
- 芙蓉菊根
- 星蕨
- 蜘蛛果
- 甲鱼头
- 土中闻
- 茎花来江藤
- 矮茎冷水花
- 饭汤子
- 粉防己
- 鼬瓣花
- 香蒲
- 黑果
- 香排草
- 黑大豆花
- 贵州花椒
- 翻背白草
- 高山大戟
- 醉鱼草
- 艾实
- 防风叶
- 木槿子
- 蚤休
- 黑风藤
- 香蕉
- 腐巴
- 黑龙串筋
- 吊竹梅
- 风气草
- 黑红菇
- 矮杨梅果
- 紫靛
- 革质红菇
- 黄麻子
- 鼋胆
- 鮧鱼鳔
- 鸽粪
- 粉团花
- 鳣鱼
- 雨韭
- 锅粑
- 艾片
- 过腰蛇
- 黑果拨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