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苦马菜
《中华本草》:尖刀苦马菜
拼音注音
Jiān Dāo Kǔ Mǎ Cài
别名
剪刀草、野莴苣菜、大刀苦马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diuaricata Vaniot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滇苦菜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具直根。茎数条,从基部叶腋长出,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上部几无毛或无毛。叶集生基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被短硬毛;茎生叶少,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或全缘;上部叶渐缩小,条形,被睫毛及短硬毛;无柄。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2个;总苞筒状钟形,总苞片外层短,条形,内层条状披针形,背面被短硬毛;小花全为舌状,黄色,先端具5齿。瘦果近镰关,红褐色,长约4mm,具纵沟及横皱纹;冠毛羽毛状,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散风热;解蛇毒。主风热感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刀苦马菜
别名
剪刀菜、野莴苣菜、滇苦菜
来源
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叉枝毛连菜Picris divaricata Vaniot,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爬地卷柏
- 菊苣
- 橘络
- 江篱
- 普洱茶
- 朴树根皮
- 朴消
- 蒺藜花
- 牛毛七
- 金刷把
- 金精石
- 铺地黍根
- 金盏菊
- 檵花根
- 苤蓝叶
- 牛肚
- 牛肠
- 牛蒡子
- 绛梨木叶
- 芨芨草花
- 荚蒾根
- 蒲公英
- 金丝草
- 金樱叶
- 金环蛇
- 椒蒿
- 金盏草根
- 荆芥叶莸
- 牛心补
- 牛肉
- 金甲豆
- 金盏银盘
- 炮仗花
- 盆架树
- 蒲桃
- 角花翠雀
- 酒糟
- 酒药花
- 牛胆
- 牛西西叶
- 戟形石韦
- 金瓜核
- 橘叶巴戟
- 佩兰
- 金老梅叶
- 菊花
- 金瓜
- 鸟不宿
- 橘白
- 朴树叶
- 角盘兰
- 橘叶
- 粳米泔
- 聚头蓟
- 蕨麻
- 牛蒡茎叶
- 牛血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金橘叶
- 金橘核
- 江蓠
- 茳芒
- 盘羊角
- 盘龙七
- 牛泷草
- 酒
- 牛角七
- 棘刺花
- 金礞石
- 砒石
- 蒟酱叶
- 豇豆叶
- 家兔骨
- 牛膝茎叶
- 金刚散
- 景天花
- 棘叶
- 矩叶酸藤果
- 菊三七
- 菊架豆
- 酒饼叶
- 金丝桃
- 牛藤果
- 鸟不企叶
- 偏瓣花根
- 朴树皮
- 泡花子
- 莙荙子
- 牛膝
- 牛角三七
- 牛角(角思)
- 黄秦艽
- 盒子草
- 片姜黄
- 破叶莲
- 蒟蒻
- 菩提树皮
- 蒲儿根
- 蓬莱草
- 金星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