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杆杨
《中华本草》:箭杆杨
拼音注音
Jiàn Gǎn Yánɡ
别名
钻天杨、白杨树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箭杆杨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nigra L var. thevestina(Dode)Bean[P.thevestina Dod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剥树皮,晒干;夏季采叶,鲜用。
原形态
大乔木,高30-40m。树皮灰白色,较光滑。枝向上直立,树冠塔形狭窄;小枝无毛,圆形。叶互生,较小,阔卵形或菱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无毛;萌枝叶长宽近相等。葇荑花序,有时出现两性花。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细长。花期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华北、西北各地广为种植。
形状
性状鉴别 叶皱缩,展平后阔卵形,长4-8cm,宽3-7cm,边缘具细锯齿,并有半透明的狭边;叶长4-8cm,宽3-7cm,叶柄侧扁。气微,味微苦、涩。[br]树皮呈片状,厚1-2.5mm。外表面粗皮多已除去,淡黄或淡黄棕色,内表面淡黄色,光滑,有细密纵向纹理。断面裂片状。气微,味淡。[br]性状鉴别 皮解离组织:纤维梭形,胞腔线形,石细胞不规则形,壁厚,壁孔、壁沟明显。[br]树皮横切面:木栓层多已除去。皮层薄,韧皮部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束、石细胞组成。石细胞、晶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列呈环带。韧皮射线为1列细胞。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脚气肿;肝炎;痢疾;烧烫伤;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灰藋子
- 环草
- 淮山
- 狐肉
- 山橿
- 狼毒
- 双肾子
- 双肾藤
- 海风藤
- 山猫儿
- 虎耳兰
- 棕叶芦
- 蒿雀
- 山艾叶
- 碱地马蔺
- 聚叶虎耳草
- 和他草
- 海鳗
- 刺楸树皮
- 湖北海棠
- 蝈蝈
- 杯菊
- 老蛇头
- 藤檀
- 节瓜
- 虎头兰
- 红花栝楼
- 红茴香叶
- 四方木皮
- 矩圆线蕨
- 荆芥
- 黄花补血草
- 刺黄连
- 中南星
- 四轮香
- 筋骨草
- 粳米
- 山姜花
- 荆芥根
- 花脸细辛
- 山楂叶
- 蒟蒻薯叶
- 黄三七
- 海鹞鱼胆
- 灰锤
- 还阳参
- 红骨参
- 射干
- 石龙芮
- 猪肚子
- 大沙叶
- 广西九里香根
- 红胡豆七
- 大皂角
- 干旱毛蕨
- 山莲藕
- 桂丁
- 大风子
- 黄花夹竹桃叶
- 榧子
- 山腊梅
- 对对参
- 云苔草
- 密花轮环藤
- 广西过路黄
- 大麦苗
- 金线兰
- 红龙
- 黄耆茎叶
- 红花杜鹃
- 桂花露
- 江珧壳
- 冻青叶
- 猴楠
- 构树
- 番薯藤
- 全叶马兰
- 云南野砂仁
- 倒插花
- 胡葱子
- 荩草
- 魔芋
- 海铁树
- 手参
- 黄花山柰
- 天王七
- 山脚麻
- 咖啡
- 黄牛茶
- 大肺筋草
- 四川木蓝
- 四脚蛇
- 菅茅根
- 凤凰木
- 山狸子肉
- 宿苞豆
- 黄花獐牙菜
- 水甘草
- 虎头蕉
- 生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