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猫头
《中华本草》:金猫头
拼音注音
Jīn Māo Tóu
别名
滑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花胡麻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茎直立,基部圆柱形,上部略成方形面有凹槽,被倒生刚毛,毛着生于小瘤体上,茎单1或上部略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卵圆形至长圆形,长2-5cm,宽1-3cm,三出主脉明显,边缘多少背卷,具疏锯齿,两面被硬毛,毛着在泡沫状的突起上或圆盘状的鳞片上。总状花序顶生,花疏离;苞片叶状;花梗长4-6mm;有1对钻状小苞片;花萼佛焰苞状,前面开裂,长1.5-2cm,先端具尾尖;花冠黄色,长3-4cm,基部筒状,向上渐扩大,稍弯曲,裂片5枚,开展,近相等;雄蕊4,二强,两两成对。蒴果卵球形,长约1cm,先端急尖,为宿存花萼所包,室背2裂。种子多数,锥状,黄色,有稍扭曲的雕纹。花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的山坡、路旁及空圹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
根含杜鹃红素( azafrin),甘露醇( mannitol)。
性味
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痛经;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1-3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猫头
别名
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
来源
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以根入药。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淡,温。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舒筋活络,止痛。用于闭经,痛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5分,外用干品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丝矮陀陀
- 刀豆根
- 带叶报春花
- 金盏菊花
- 菊花暗消
- 尖尾风
- 黑皮青木香
- 红云草
- 金缕梅
- 蓟罂粟根
- 金沸草
- 败酱草
- 秋鼠曲草
- 鳍蓟
- 金珠柳
- 金挖耳根
- 箐跌打
- 绞股蓝
- 荚蒾子
- 金光菊
- 绛梨木子
- 金橘根
- 茜草茎
- 角果木子油
- 见血封口
- 金凤毛
- 球果藤
- 小扁草
- 红半边莲
- 酱瓜
- 金发草
- 大金刀
- 金兰
- 小喇叭
- 荆芥
- 倒挂金钩
- 接气草
- 绛梨木
- 金星蕨
- 小花黄堇
- 金线草根
- 滇南千里光
- 蒟蒻
- 红丝线
- 金丝带
- 尖槐藤
- 紫弹树叶
- 丁香树皮
- 海鳗头
- 秋葵
- 蕨麻草
- 气桐子
- 蒟酱
- 茄稞虫
- 茳芒决明
- 金石斛
- 毛八角枫
- 女贞子
- 庵闾
- 芥子
- 单体蕊黄芪
- 车前子
- 冬葵叶
- 大叶香薷
- 建兰根
- 枪乌贼
- 角果木
- 冬瓜
- 江南桤木
- 羌活鱼
- 蚂蚁花根
- 金剪刀
- 小儿腹痛草
- 结香
- 橘红
- 鸡脑
- 大马蹄蕨
- 曲花紫堇
- 金槐
- 江西金钱草
- 尖顶地星
- 芡实根
- 姜花果实
- 矮柳穿鱼
- 大金钱草
- 绢毛木姜子
- 见血住
- 荠苨苗
- 大花活血丹
- 罗汉松根皮
- 千层楼
- 桤木枝梢
- 羊七莲
- 建兰花
- 棘胸蛙
- 金果榄
- 菅
- 金丝杜仲
- 红川乌
- 秋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