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瓣花根
《中华本草》:偏瓣花根
拼音注音
Piān Bàn Huā Gēn
英文名
Plagiopetalum esquirolii(Levl)Rehd.[Sonerila esquirolii Levl.]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偏瓣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petalum esquirolii (Levl)Rehd. [Sonerila esquirolii Lev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0.5-1.2m。茎幼时四棱形,棱上具狭翅,翅上常具疏刺毛及微柔毛,以后近圆柱形,翅不明显,分枝多。叶对生;时柄长4-20mm,密被鳞片及平展的毛,有槽;叶片膜质或略厚,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长6-14cm,宽2.5-4cm,边缘具整齐的细锯齿或近全缘而具刺毛状疏缘毛,3-5基出脉,5脉时近边缘的2条不明显,叶面近无毛或被疏微柔毛及极疏的糙伏毛,基出脉下凹,侧脉微凹,背面除基出脉密被微柔毛及疏糙伏毛,侧脉密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或被微柔毛,基出脉、侧脉隆起。疏松的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组成复伞房花序,顶生或生于小枝顶叶腋,长1.5-7cm,幼时常被鳞片及刺毛;花梗长6-10mm,被极细的微柔毛;花萼钟形,长约8mm,具四棱及8脉,其中4脉明显,脉上常被平展的疏短刺毛及被极细的微柔毛,裂片卵形,背部常隆起菱形的翅,具小尖头;花瓣红色至紫色,稀粉红色,倒卵形,不对称,偏斜,长约6mm;雄蕊长者长约11mm,花药长约6mm,短者长约8mm,花药长约3mm,药隔均不膨大或微膨大;子房先端具4个三角形的齿。蒴果球形,具四棱,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直径约6mm,无毛。花期8-9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疏林下湿润的地方及林缘、路旁、草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感冒;高热;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胡桃壳
- 草灵芝
- 朴树皮
- 水甘草
- 土大香
- 异叶米口袋
- 美舌藻
- 窄叶南蛇藤
- 榆蘑
- 佩兰
- 半春莲
- 野辣烟
- 石蔓藤
- 偏花黄芩
- 小黄素馨
- 神曲
- 金刷把
- 黄瓜子
- 泡桐果
- 阳桃花
- 星毛羊奶子
- 蘘荷
- 朴树
- 帕梯
- 新疆藜芦
- 排钱草根
- 朱砂藤
- 平地木
- 刺果卫矛
- 黄杞皮
- 小通草叶
- 细花丁香蓼
- 红走马胎
- 枇杷核
- 毛木耳
- 羊屎果
- 羽叶丁香
- 母丁香
- 野葡萄藤
- 秋葡萄茎
- 萱草根
- 扒地蜈蚣
- 广西美登木
- 胡葱子
- 胡桐泪
- 羊屎木
- 莳萝苗
- 石龙子
- 白沙蒿
- 水禾麻
- 鹅蛋壳
- 羊髓
- 草木灰
- 心叶风毛菊
- 翼梗獐牙菜
- 小牛力
- 穗花蛇菰
- 角翅卫矛根
- 大葫芦
- 牦牛胆结石
- 水翁叶
- 多花八角莲
- 山黄麻
- 斑地锦
- 阳起石
- 石壁莲
- 瘦风轮
- 石莲子
- 湿生扁蕾
- 天冬
- 水底龙
- 扁竹兰
- 海金沙根
- 地牯牛
- 水茴香藻
- 驴头
- 大黄
- 天目木姜子
- 湖北桑寄生
- 豨莶
- 水牛皮
- 水苎麻
- 木大力王
- 水游草
- 水细辛
- 石豆瓣
- 水绵
- 山麻
- 猪毛针
- 楼梯草根
- 榆树
- 茶油粑
- 胡萝卜叶
- 大半边旗
- 凉粉藤
- 大黑头草
- 鲤鱼目
- 山麻杆
- 岩人参
- 水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