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瓣花根
《中华本草》:偏瓣花根
拼音注音
Piān Bàn Huā Gēn
英文名
Plagiopetalum esquirolii(Levl)Rehd.[Sonerila esquirolii Levl.]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偏瓣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petalum esquirolii (Levl)Rehd. [Sonerila esquirolii Lev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0.5-1.2m。茎幼时四棱形,棱上具狭翅,翅上常具疏刺毛及微柔毛,以后近圆柱形,翅不明显,分枝多。叶对生;时柄长4-20mm,密被鳞片及平展的毛,有槽;叶片膜质或略厚,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长6-14cm,宽2.5-4cm,边缘具整齐的细锯齿或近全缘而具刺毛状疏缘毛,3-5基出脉,5脉时近边缘的2条不明显,叶面近无毛或被疏微柔毛及极疏的糙伏毛,基出脉下凹,侧脉微凹,背面除基出脉密被微柔毛及疏糙伏毛,侧脉密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或被微柔毛,基出脉、侧脉隆起。疏松的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组成复伞房花序,顶生或生于小枝顶叶腋,长1.5-7cm,幼时常被鳞片及刺毛;花梗长6-10mm,被极细的微柔毛;花萼钟形,长约8mm,具四棱及8脉,其中4脉明显,脉上常被平展的疏短刺毛及被极细的微柔毛,裂片卵形,背部常隆起菱形的翅,具小尖头;花瓣红色至紫色,稀粉红色,倒卵形,不对称,偏斜,长约6mm;雄蕊长者长约11mm,花药长约6mm,短者长约8mm,花药长约3mm,药隔均不膨大或微膨大;子房先端具4个三角形的齿。蒴果球形,具四棱,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直径约6mm,无毛。花期8-9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疏林下湿润的地方及林缘、路旁、草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感冒;高热;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苹果皮
- 豺肉
- 紫薇花
- 工布乌头
- 水蓼
- 蜈蚣萍
- 苣荬菜
- 全叶马兰
- 山黄皮
- 细叶乌蔹莓
- 貒骨
- 猪毛草
- 杉皮
- 南天竹
- 海金沙
- 竹节草
- 乌桕木根皮
- 玉簪花
- 小对叶草
- 红鬼笔
- 香附
- 乌桕
- 观音竹
- 隔山消
- 长叶竹根七
- 乌鳢
- 紫鸭跖草
- 虎尾草
- 红皮云杉
- 阔叶石韦
- 犁头尖
- 黑果小檗
- 大泡通皮
- 君迁子
- 泡桐树皮
- 水蓼根
- 驴肉
- 刺柏
- 长春花
- 石楠
- 三叶乌蔹莓
- 毛稔
- 粉藜
- 粉绿藤
- 八爪金龙
- 马兰
- 绿茎槲寄生
- 核桃楸果
- 鸬鹚(鸬鹚)
- 狗尾草
- 野牡丹根
- 大马蓼
- 降香
- 翻白草
- 蒺藜苗
- 粗叶卷柏
- 苦夭
- 大过路黄
- 树头菜
- 山莨菪
- 松笔头
- 三分三
- 三爪龙
- 脓见愁
- 水红花子
- 钓兰
- 凤凰衣
- 向日葵茎髓
- 望江南子
- 草乌
- 绿南星
- 忽布筋骨草
- 藤槐
- 马蹄金
- 大串连果
- 蕨菜
- 青竹标根
- 蝎子七
- 黄梢蛇
- 邪蒿
- 岩景天
- 仙人杖
- 滇瑞香
- 苍白秤钩风
- 大夜关门根
- 多穗石柯根
- 菜子七
- 刺苋菜
- 小金狗
- 猴骨
- 软骨过山龙
- 黎豆
- 芡实
- 旋花苗
- 金毛木通
- 兔头骨
- 无粉报春
- 柿寄生
- 树锦鸡儿
- 虾蟆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