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
《中国药典》:京大戟
拼音注音
Jīnɡ Dà Jǐ
别名
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胀草、将军草、震天雷
英文名
RADIX EUPHORBIAE PEKINENSIS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形状
本品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苦,寒;有毒。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15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19~40μm。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6~50μm。纤维单个或成束,壁较厚,非木化。无节乳管多碎断,内含黄色微细颗粒状乳汁。
(2)取本品手切薄片2 片,一片加冰醋酸与硫酸各1 滴,置显微镜下观察,在韧皮部乳管群处呈现红色,5 分钟后渐褪去;另一片加氢氧化钾试液,呈棕黄色。
炮制
[b]京大戟[/b]: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b]醋京大戟[/b]:取净京大戟,照醋煮法(附录Ⅱ D)煮至醋吸尽。每100kg京大戟,用醋30kg。
归经
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1.5~3g。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辞典》:京大戟
拼音注音
Jīnɡ Dà Jǐ
别名
龙虎草、将军草、九头狮子
英文名
PekingeEuphorbia Root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干燥。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伞梗顶生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杯状聚伞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 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
形状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扭曲纵沟纹及横长皮孔,根头膨大,有多数圆形茎痕。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性寒,味苦;有毒。
化学成分
含大戟甘(euphornin),并含大戟酸、三萜醇、有机酸、鞣质、树脂胶、糖等。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九头青
- 九子连环草
- 三七草
- 假苦瓜
- 黄花鼠尾草
- 九龙藤叶
- 黄脚鸡
- 吉林乌头
- 人头七
- 三七花
- 三七叶
- 假友水龙骨
- 黄花铁线莲
- 四季海棠
- 花生油
- 三角叶冷水花
- 山羊油
- 九头妖
- 九头草
- 肉桂叶
- 假木豆
- 三叉虎根
- 肉桂油
- 九牯牛
- 九香虫
- 黄瘤孢
- 井口边草
- 假报春花
- 假芫茜
- 三叉苦
- 黄花母根
- 剪秋罗
- 九牛力
- 九里根
- 九龙吐珠
- 九龙根
- 假地豆
- 假百合
- 假稻
- 假蒟叶
- 黄芫花
- 剑花
- 叫姑姑
- 吉笼草
- 鲩鱼
- 红蓝地花
- 黄杞叶
- 山一笼鸡
- 山棯叶
- 山棯子
- 山檨叶泡花树
- 山水芹菜
- 三爪金龙
- 三钻七
- 黄秋葵根
- 黄花鸢尾
- 井边茜
- 黄练芽
- 假茶辣
- 三叶排草
- 黄花地桃花
- 剪刀股
- 黄花菜
- 黄花蒿子
- 乳源木莲果
- 九仙草
- 九牛造
- 九管血
- 九莲灯
- 软骨藻
- 假辣蓼
- 僵蚕
- 黄花苜蓿
- 剪刀草
- 黄茄花根
- 夹蛇龟肉
- 花楸
- 山樱桃核
- 三楞草
- 红薯细辛
- 胡麻叶
- 花杜仲藤
- 荷花
- 三枝标
- 山油柑叶
- 山玉兰
- 虎尾轮根
- 山矾花
- 还筒子
- 九里香根
- 黄皮果核
- 假刺藤
- 黄缨菊
- 黄花蒿
- 黄茅
- 黄蓬花
- 黄藤
- 黑三棱
- 九节茶
- 井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