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中药成方配本》:金银花露
别名
忍冬花露
制法
用蒸气蒸馏法,每斤干银花吊成露4斤。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暑温,疮疖,热毒。
用法用量
忍冬花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摘录
《中药成方配本》
《中华本草》:金银花露
拼音注音
Jīn Yín Huā Lù
别名
金银露、忍冬花露、银花露
英文名
distilled liquid of honeysuckle flower
出处
出自《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科科植物忍冬及其同属植物花蕾的蒸馏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onicera japonica Thunb.2.Lonicera confusa (Sweet) DC. [Nintooa con-fusa Sweet; Lonicera muitifolra Champ.]3.Lonicera hypoglauca Miq.4.Lonicera fuluotomentosa Hus et S. C. Ch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onicera japonica Thunb.2.Lonicera confusa (Sweet) DC. [Nintooa con-fusa Sweet; Lonicera muitifolra Champ.]3.Lonicera hypoglauca Miq.4.Lonicera fuluotomentosa Hus et S. C. Cheng
原形态
1.忍冬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长达9m。茎中空,多分枝,幼枝密被短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叶柄长4-10cm,密被短柔毛;叶纸质,叶片卵形、长圆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5cm,先端短尖、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和腺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对柄等长或稍短,生于下部者长2-4cm,密被短柔毛和腺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5mm,被毛或近无毛;小苞片长约1mm,被短毛及腺毛;花萼短小,萼筒长约2mm,无毛,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先端尖,外面和边缘密被毛;花冠唇形,长3-5cm,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外面被短毛和腺毛,上唇4裂片先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花初开时为白色,2-3d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面筒口附近,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伸出。浆果球形,直径6-7mm,成熟时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6-11月。
2.华南忍冬 本种与忍科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均被灰黄色卷曲短柔毛,并疏被微腺毛;小枝淡红褐色或近褐色。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幼时两面被短糙毛,老时上面无毛。苞片披针形,长1-2mm;小苞片先端具缘毛;萼筒被柔毛。果实黑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3.菰腺忍冬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下面有时粉绿色,有柄或具极短柄的黄色至橘红色蘑菇形腺体。苞片线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外面具短糙毛和缘毛;花冠白色,有时有淡红晕,后变金黄色,外面疏被倒生微伏毛,并常具无柄或有短柄的腺。果实有时具白粉。花期4-6月,果熟期10-11月。
4.黄褐毛忍冬 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叶下面、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密被形展或弯伏的黄褐色毡毛关糙毛,毛长不超过2mm,幼枝和叶两面散生橘红色短腺毛。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苞片钻形;小苞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双花下面不具苞关叶;花冠和苞片均较短,花冠外面密被黄褐色倒伏毛和开展的短腺毛。花期6-7月。
2.华南忍冬 本种与忍科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均被灰黄色卷曲短柔毛,并疏被微腺毛;小枝淡红褐色或近褐色。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幼时两面被短糙毛,老时上面无毛。苞片披针形,长1-2mm;小苞片先端具缘毛;萼筒被柔毛。果实黑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3.菰腺忍冬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下面有时粉绿色,有柄或具极短柄的黄色至橘红色蘑菇形腺体。苞片线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外面具短糙毛和缘毛;花冠白色,有时有淡红晕,后变金黄色,外面疏被倒生微伏毛,并常具无柄或有短柄的腺。果实有时具白粉。花期4-6月,果熟期10-11月。
4.黄褐毛忍冬 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叶下面、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密被形展或弯伏的黄褐色毡毛关糙毛,毛长不超过2mm,幼枝和叶两面散生橘红色短腺毛。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苞片钻形;小苞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双花下面不具苞关叶;花冠和苞片均较短,花冠外面密被黄褐色倒伏毛和开展的短腺毛。花期6-7月。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清暑;解毒。主暑热烦渴;恶心呕吐;热毒疮疖;痱子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饮,60-120g;或冲水代茶。外用:适量,涂擦。
各家论述
1.《金氏药帖》:专治胎毒及诸疮痘毒热毒。
2.《本草纲目拾遗》:开胃宽中,解毒消火,以之代茶,尤能散暑。
3.《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血,止渴。治温热痧痘,痈疽,梅毒,血痢。
2.《本草纲目拾遗》:开胃宽中,解毒消火,以之代茶,尤能散暑。
3.《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血,止渴。治温热痧痘,痈疽,梅毒,血痢。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金银花露
拼音注音
Jīn Yín Huā Lù
别名
金银露《金氏药帖》),忍冬花露(《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
《中国医学辞典》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花蕾(金银花)的蒸馏液。
性味
《纲目拾遗》:"气芬郁而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消暑,解毒。治暑温口渴,热毒疮疖。
①《金氏药帖》:"专治胎毒及诸疮痘毒热毒。"
②《纲目拾遗》:"开胃宽中,解毒消火,以之代茶,尤能散暑。"
③《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血,止渴。治温热痧痘,痈疽,梅毒,血痢。"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饮,2~4两。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金银花露
制法
用蒸气蒸馏法,每500克干山银花吊成露2千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瘟毒热盛,口渴咽干;痈疽、疮疖、痱子及小儿斑疹热毒。
用法用量
每日三次,每次60克,隔水温服。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沙梨
- 徐长卿
- 檵花叶
- 楤木
- 小虎耳草
- 野牡丹根
- 蝤蛴
- 卵叶鳞始蕨
- 西藏点地梅
- 开口箭
- 大金发藓
- 鹰嘴爪
- 雷公七
- 菰米
- 蛮刀背
- 柳叶斑鸠菊
- 青棉花藤
- 番石榴子
- 披散糖荠
- 广防己
- 芡实
- 苦杏仁
- 墨汁鬼伞
- 猕猴桃根
- 虾蟆脑
- 砖子苗
- 广玉兰
- 松子仁
- 地盘松球
- 山牛毛毡
- 葛叶
- 阔叶箬竹
- 杜仲藤叶
- 野草香
- 鲛鲨白
- 红皮
- 三分丹
- 角翅卫矛果
- 石头菜
- 跳八丈
- 苦瓜叶
- 鲫鱼脑
- 金雀根
- 蠘
- 望月砂
- 金鱼草
- 虎皮草
- 台湾千金藤
- 鲎
- 绿南星
- 地乌
- 土马鬃
- 木瓜枝
- 番杏
- 大花卫矛果
- 藤槐
- 猩猩木
- 黄荆叶
- 红葱
- 糖橘红
- 雀卵
- 三消草
- 海狸香
- 金丝杜仲
- 飞天蜈蚣
- 大树跌打
- 翠雀花
- 黄果茄
- 阔叶赤车使者
- 獭肝
- 布荆
- 浮萍
- 榕树果
- 百里香
- 球花党参
- 山荸荠
- 篑草
- 两指剑
- 跌打老
- 独脚蟾蜍
- 冬瓜
- 金橘
- 粟米草
- 紫金标
- 水接骨丹
- 柘树果实
- 马唐
- 青鱼胆草
- 灯笼草
- 石蒜
- 角茴香
- 附子
- 川楝子
- 泡泡草
- 新疆延胡索
- 三枝枪
- 红毛野海棠
- 驴蹄草
- 朱砂七
- 红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