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卫矛
《中华本草》:东北卫矛
拼音注音
Dōnɡ Běi Wèi Máo
别名
毛腺卫矛、鬼箭羽、卫矛、四棱树、毛叶卫矛。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卫矛的带翅茎枝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sacrosancta Koidz.[E.alatus Regel var.pubescens Maxi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割取枝条后,取其嫩枝,晒干。或秋后采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
毛脉卫矛 落叶灌木,植株高可达3m。小枝略呈四棱形,绿色,通常具2-4木栓翅。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近革质或厚纸质,倒卵形、菱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背面脉上密生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绿白色,径约6mm,萼片4;花瓣4,圆形,花盘4浅裂;雄蕊4,较短,着生于花盘顶部的边缘,子房上位,4室,着生于花盘内。蒴果,熟时4深裂,有橘红色假种皮。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长白山及华北。
化学成分
全株含无羁萜(酮)(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卫矛醇(dulcitol),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3-半乳糖-木糖甙(quercetin-3-galactosylxy-loside)。
性味
苦;寒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通经;消肿;止痛;杀虫。主症瘕结块;胸痹;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关节肿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
孕妇禁服。《河北中草药手册》:"孕妇忌用。"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桂木干
- 金鱼藤
- 东北溲疏
- 孔雀草
- 东风菜根
- 大板山蚤缀
- 凤尾铁角蕨
- 天胡荽
- 广枝仁
- 七叶莲
- 木芙蓉
- 冬葵子
- 金雀儿
- 大昏鸡头
- 大桫椤
- 大粘药
- 榧螺
- 单叶血盆草
- 枫寄生
- 千叶独活根
- 牿岭勾儿茶
- 大母猪藤
- 大田基黄
- 帽兰
- 广西美登木
- 头发七
- 番石榴
- 福寿草
- 叩头虫
- 宽叶返魂草
- 东方蝾螈
- 牯岭凤仙花
- 金粉蕨
- 大榆蘑
- 土荆芥
- 土蜂子
- 大烟锅草
- 枫香寄生
- 七叶薯
- 猫须草
- 桄榔面
- 金腰
- 凤尾七
- 广西九里香
- 猫肝
- 狗响铃
- 代代花枳壳
- 倒根蓼
- 大头橐吾
- 金鱼藻
- 土连翘
- 凤仙根
- 大良姜
- 木奶果
- 千年不烂心
- 金钗
- 蚕蜕
- 凤尾搜山虎
- 天蓬子根
- 太白鹿角
- 七角风
- 干檀香根
- 香榧草
- 香茶菜
- 鳕鱼
- 榕树
- 倒罐子根
- 佛手
- 香槁树
- 蒲葵叶
- 雕爪
- 大管
- 倒生根
- 黄波罗果
- 四角蒲桃
- 榼藤
- 对叶榕
- 败毒草
- 貉肉
- 小苦参
- 野海棠
- 猫胞衣
- 南蛇簕
- 蒙自木蓝
- 茅瓜叶
- 蜜桶花
- 蜜蜂子
- 茅膏菜
- 马兜铃
- 苜蓿
- 茅苍术
- 莓叶委陵菜
- 蔓胡颓子叶
- 马桑树皮
- 蔓乌头
- 蜢臂兰
- 马交儿
- 莽草根
- 蔓胡颓子根
- 面根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