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菊
《*辞典》:东菊
拼音注音
Dōnɡ Jú
别名
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先端圆,基部下延,狭长呈柄状,全缘,两面及边缘均密被细毛;茎生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花茎由叶丛生出,高14厘米,有细毛,头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苞片绿色,线状披针形;舌状花冠狭长.先端圆,不分裂,通常淡红紫色,管状花黄色,先端5裂,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补虚弱。治痨伤,口臭,牙龈出血,恶毒癞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煮鸭蛋吃。外用: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复方
①补虚弱:细药、知母,牛膝、金针花根各五钱。煎绿壳鸭蛋吃。
②治牙龈出血及口臭流涎:细药研末,取适量放患处。敷药前先用盐开水或淘米水漱口。
③治恶毒癞疮:鲜细药适量。捣烂包患处,每日换药三至四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花芥
- 山黄皮
- 白花龙胆
- 绵马贯众
- 长柄蕗蕨
- 牛鼻
- 河豚鱼肝油
- 桑瘿
- 莴苣子
- 唐古特青兰苗
- 对叶百部
- 蜣螂
- 水茄冬叶
- 粟米草
- 盐肤木根
- 薤叶
- 野烟
- 一把香
- 紫茎棱子芹
- 苍耳花
- 长叶丹参
- 东当归
- 三七
- 三七叶
- 白檀
- 紫荆根皮
- 水毛花
- 蜂蜜树
- 白花九里明
- 槟榔
- 木兰寄生
- 白果
- 橘饼
- 夜香牛
- 扁蒲扇
- 毛木树
- 小鹭鸶兰
- 大叶马尾连
- 鲫鱼脑
- 乌药叶
- 金发草
- 五裂槭
- 燕窠土
- 桦叶荚蒾
- 血见愁
- 大麻疙瘩
- 海韭菜
- 落花生
- 龙眼根
- 鳢鱼胆
- 华东瘤足蕨
- 黄木耳
- 披针叶兔耳风
- 青檀香
- 喜树果
- 铁力木
- 扁藤
- 地黄连
- 芫花根
- 葛谷
- 梓菌
- 炮姜
- 蚕蛹
- 甜瓜茎
- 熊肉
- 夜花藤
- 长果山橙
- 乌药子
- 寄生黄
- 田野卷耳
- 王瓜根
- 毛笋
- 虎皮草
- 托柄菝葜
- 飞天蠄蟧
- 迷迭香
- 变色红菇
- 异叶青兰
- 石菖蒲花
- 胡桃花
- 大花剪秋罗
- 梧桐子
- 毛叶白粉藤
- 涩草
- 银灰旋花
- 灰凤梨
- 乌榄核
- 蔷薇枝
- 白猪栗根
- 驱虫斑鸠菊
- 土密树
- 青叶苎麻根
- 浙贝母
- 粽粑叶
- 铁棒锤
- 海燕
- 斑点虎耳草
- 橘络
- 阴香皮
- 蔓荆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