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子
《中华本草》:油茶子
拼音注音
Yóu Chá Zǐ
别名
茶子心、茶籽。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sa(Lour.)Rehd.]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cm,宽1.8-4.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直径3-5cm,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5-7,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无毛,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3-5cm,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境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形状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背面圆形隆起,腹面扁平,长1-2.5cm,一端钝圆,另一端凹陷,表面淡棕色,富含油质。气香,味苦涩。
化学成分
种子含三萜皂甙:油茶皂甙(oleipherone)。水解后得山茶皂甙元(camelliagenin)A,茶皂醇(theasapogenol)A及B, 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D-葡萄糖(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D-木糖(D-xylose),当归酸(angel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α-甲基丁酸(α-methylbutyric acid)。
药理作用
种子中所含油茶粗皂甙0.025mg/kg肌内注射或0.5mg/kg灌胃,能使豚鼠血清胆固醇显着降低,而对血细胞无明显影响。但lmg/kg肌注或4mg/kg灌胃均可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有溶血作用。由种子中提取的油茶籽粗皂甙,在体外20s抑制大鼠和人精子活动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0313mg/ml和0.0675mg/ml,而阴道用杀精子药烷苯醇醚分别为0.25mg/ml和0.5mg/ml。此外本品有效浓度对动物阴道无刺激性,对乳酸杆菌也无抑制作用。抗真菌作用参见"茶油粑"条。
性味
苦;甘;平;有毒
归经
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行气;润肠;杀虫。主气滞腹痛;肠燥便秘;蛔虫;钩虫;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
《救荒本草》:"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其树易成,材亦坚韧,若修治令劲挺者,中为杠。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楂在南中,为利甚广。乃字书既无此字,而偏方、杂记亦未之见。或直书为茶,尤非也。独本草有储子云小于橡子,味苦,涩,树皮如栗。或者槠、楂声近,土俗音讹耶?其不言子为油,或昔人未食其利,如乌臼女贞子类耶?不敢傅会,姑志之以俟再考。又种楂法,秋间收子时,简取大者,掘地作一小窖,勿令及泉。用沙土和子置窖中,至次年春分,取出畦种。秋分后分栽,三年结实。"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龙葵子
- 制草乌
- 月光花种子
- 榆仁酱
- 异叶米口袋
- 元宝槭
- 油散木
- 叶底红
- 亚麻子
- 大将军
- 岩豆藤根
- 油炸木
- 油茶叶
- 夜吹箫
- 岩乌头
- 岩人参
- 窄叶大戟
- 仰天钟
- 亚乎奴
- 岩参
- 岩菖蒲
- 宜昌荚蒾
- 岩茴香
- 油桐叶
- 幼油草
- 宜梧叶
- 岩豇豆
- 延羽卵果蕨
- 榆皮涎
- 油草
- 乌榄核
- 野靛青
- 岩萝卜
- 山莨菪
- 圆叶碱毛茛
- 黑风散
- 榆拟层孔菌
- 油茶油
- 岩梭花
- 马鬐膏
- 岩藿香
- 樱桃枝
- 宜梧
- 油柑木皮
- 月季花叶
- 岩枇杷
- 马蛋果
- 紫花芥
- 蝮蛇
- 山棯根
- 长距兰
- 蛇果黄堇
- 白僵蚕
- 牛胆参
- 黄花小二仙草
- 金牛七
- 黑参
- 米露
- 麦刺藤叶
- 野核桃油
- 蚌泪
- 短小蛇根草
- 杉叶
- 朱砂藤
- 鱼胆草
- 蓬莱草
- 合血香
- 柘树茎叶
- 银丝杜仲
- 救军粮叶
- 构皮麻
- 核桃叶
- 土燕窝泥
- 蛇王藤
- 红果参
- 煨姜
- 黄荆子
- 海龙
- 绵参
- 石青菜
- 使君子根
- 蝴蝶花
- 鲟鱼
- 金耳环
- 蛤蟆草
- 过山龙
- 山白菊
- 茯苓
- 鬼羽箭
- 小茅香
- 钓鱼竿
- 火焰子
- 太平莓
- 东风菜
- 榕树皮
- 美丽胡枝子
- 茅草叶
- 蝎子七
- 猴骨
- 三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