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楼梯草
《中华本草》:宜昌楼梯草
拼音注音
Yí Chānɡ Lóu Tī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宜昌楼梯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ichangense H.Schroter[E.cavaleriei auct. (Levl.) Hand. -MaZZ.]采收和储藏: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约25cm,不分枝,无毛。叶具短柄,长约1.5mm,或无柄,无毛,干时多少变黑色;托叶条形,长2-3.5mm;叶片近纸质,斜倒卵状长圆形或斜长圆形,长6-12cm,宽2-3cm,先端尾状渐尖(渐尖头缘),基部在狭侧楔形或钝,在宽侧钝或圆形,边缘下部或中部以下全缘,其上有浅牙齿,钟乳体密;半离基上三出脉或近三出脉,侧脉在狭侧1-2条,在宽侧约3条。雄花序无梗或近无梗,直径3-6mm,有10数花;花序托小,苞片6个,无毛;雄花花被片5;雌花序具短梗;花序托近方形或长方形,长3-8mm,周围具三角形苞片。瘦果椭圆形,长约0.6mm,约有8条纵肋。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调经止痛。主痈疽疮毒;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油棕根
- 油草
- 亚黑管菌
- 圆果罗伞
- 岩豆
- 月光花
- 有瓜石斛
- 榆花
- 油桐根
- 油茶根皮
- 岩梭花
- 岩谷伞
- 柚树寄生
- 柚皮
- 栘枍
- 羊心
- 岩酸
- 榅桲
- 海鹞鱼肝
- 圆柏果
- 夜吹箫
- 夜花藤
- 岩人参
- 岩萝卜
- 异叶青兰
- 月桂子
- 月见草
- 杨梅核仁
- 榆皮涎
- 樱桃根
- 樱草根
- 原羚角
- 叶下花
- 叶象花
- 圆叶乌头
- 夜关门
- 摇钱树根
- 榆仁酱
- 榆蘑
- 油散木
- 油茶油
- 亚乎奴
- 原蚕子
- 岩藿香
- 岩陀
- 月季花叶
- 苍山橐吾
- 栘依
- 原蚕蛾
- 叶上珠
- 园金柑
- 岩五加
- 岩椒草
- 岩蜈蚣
- 月光花种子
- 樱桃核
- 油桐
- 洋白蜡树
- 鹿肾
- 优若藜
- 原蚕沙
- 圆叶野扁豆
- 圆叶锦葵
- 圆柏叶
- 岩黄连
- 延胡索
- 榆枝
- 印度菩提树皮
- 三尖杉
- 异木患
- 菱
- 滇鸡骨常山
- 裂叶崖角藤
- 宽穗兔耳风
- 云雾七
- 叶下红
- 夜交藤
- 摇钱树
- 元宝草
- 圆柏
- 圆节山蚂蝗
- 岩白菜
- 岩笋
- 崖姜
- 崖棕根
- 杨栌耳
- 榆白皮
- 樱桃
- 亚泵礴
- 夜来香
- 岩参
- 岩松
- 岩檀香
- 岩石松
- 异叶鳞始蕨
- 异株百里香
- 油杉
- 叶底红
- 夜香牛
- 岩凤尾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