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根
《中华本草》:樱桃根
拼音注音
Yīnɡ Tá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Falsesour cherry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
原形态
樱桃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m。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cm,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个大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mm,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雌蕊1,子房下位。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9-13mm,种子1颗,包围于黄白色木质内果皮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600m 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及辽宁、河北、甘肃、陕西、湖北、四川、广西、山西、河南等地。
性味
甘;平;无毒
归经
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杀虫,调经,益气阴。。主绦虫、蛔虫、蛲虫病,经闭,劳倦内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食疗本草》:治蛔虫。2.《重庆草药》:调气活血。治妇人气血不和,肝经火旺,手心潮烧,经闭。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樱桃根
拼音注音
Yīnɡ Táo Gēn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性味
《重庆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食疗本草》:"治蛔虫。"
②《重庆草药》:"调气活血。治妇人气血不和,肝经火旺,手心潮烧,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刘寄奴
- 银鲛
- 了哥王根
- 补血薯
- 蛇根木
- 大钱麻
- 西藏角蒿
- 八仙花
- 欧泽芹
- 冬里麻根
- 太白参
- 虾筏草
- 霞天膏
- 虾壳钱
- 山椒根
- 广西莲座蕨
- 苹果
- 蠵龟血
- 千叶独活
- 海鹞鱼
- 无腺橉木
- 虾子花叶
- 骆驼黄
- 野芋实
- 草果
- 虎刺
- 西藏野花椒
- 云南重楼
- 水蔓青
- 通骨消茎叶
- 西南石梓
- 血藤
- 岩参
- 三叶崖爬藤
- 血满草
- 地柏树
- 毛山荆子
- 大薸
- 香柏
- 香叶树
- 西南卫矛
- 宜梧
- 毛柄锦香草
- 大蓑衣藤根
- 萱草根
- 香橼露
- 雪药
- 对叶林
- 滇丹参
- 钓兰
- 黄藨根
- 化橘红
- 冷蕨子草
- 鳞叶藓
- 车前子
- 大叶凤仙花
- 西南小阴地蕨
- 虎掌草叶
- 刺叶苏铁
- 葎草果穗
- 马钱子粉
- 合血香
- 金老梅根
- 倒爪草
- 海鹞鱼胆
- 骆驼蹄瓣
- 土百部
- 心不干
- 小接骨丹
- 长梗千里光
- 南瓜藤
- 鲫鱼胆草
- 砖子苗
- 小冬青
- 鲤鱼胆
- 毛野丁香叶
- 石榴叶
- 扭筋草
- 血见愁
- 大叶马尾连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罗锅底
- 黄果茄
- 猫肝
- 山桂花
- 华西小石积
- 椴树
- 香蕉
- 莲须
- 人参叶
- 香茹
- 青箭杆草
- 西瓜根叶
- 香蕉弄蝶
- 南五味子
- 毛根杜仲
- 方解石
- 香青
- 红雪柳
- 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