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皮
《中华本草》:柚皮
拼音注音
Yòu Pí
别名
柚子皮、气柑皮、橙子皮、五爪红、化橘红。
英文名
pericarp of Pummelo
出处
出自《唐本草》。《纲目》:按沈括《笔谈》云:《本草》言橘皮苦,柚皮甘,误矣。柚皮极苦,不可入口,甘者乃橙也。'此说似与今柚不同,乃沈氏自误也,不可为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集果皮,剖成5-7瓣。晒干或阴干备用。
原形态
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有疏柔毛或无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资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果皮多为5-7瓣,少有单瓣者。完整者展平后的皮片直径约为25-32cm,每单瓣长10-13cm,宽5-7cm,厚0.5-1cm。皮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有时呈微金黄色,极粗糙,有多数凹下的圆点及突起的油点,内表面白色,稍软而有弹性,呈棉絮状。质柔软。有浓厚的柚子香气。
化学成分
参见柚条。
性味
辛;苦;甘;温
归经
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宽中理气;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积;泻痢;咳喘;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散剂。
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气虚者忌用。
复方
①治冷腹痛:柚子皮(去白)二两,茶芎四两,青藤香二两。合捣成细粉。每服二钱,黄糖、捞糟兑服。(《重庆草药》)②治宿食停滞:柚子皮、砂仁、鸡内金、侧耳根、查肉、神曲。煎服。③治老年咳嗽气喘:柚子皮,蒸鸡冠油服。④治老幼疝气囊肿:柚子皮、樱桃、八月瓜、卵子草、茴香根、香樟根、算盘子根。煎服。(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列子》:已愤厥之疾。2. 陶弘景,下气。3.《纲目》: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4.《四川中药志》:解酒毒,治肾脏水肿,宿食停滞,湿痰咳逆及疝气。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柚皮
拼音注音
Yòu Pí
别名
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柚"条。
生境分布
主产四川。此外,江西等地亦产。
形状
干燥果皮,多为5~7瓣,少有单瓣者。伸长后的皮片直径约为25~32厘米,每单瓣长10~13厘米,宽5~7厘米,厚0.5~1厘米。皮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枯黄色,有时呈微金黄色,极粗糙,有多数凹下的圆点及突起的油点;内表面白色,稍呈棉絮状。质柔软,有浓厚的柚子香气。
化学成分
参见"柚"条。
性味
辛甘苦,温。
①《唐本草》:"味甘。"
②《本草求原》:"苦辛。"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苦甘,无毒。"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脾、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
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滞,咳喘,疝气。
①《列子》:"已愤厥之疾。"
②陶弘景:"下气。"
③《纲目》:"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
④《四川中药志》:"解酒毒,治肾脏水肿,宿食停滞,湿痰咳逆及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注意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气虚者忌用。"
复方
①治冷腹痛:桃子皮(去白)二两,茶芎四两,青藤香二两。合捣成细粉。每服二钱,黄糖、捞糟兑服。(《重庆草药》)
②治宿食停滞:柚子皮、砂仁、鸡内金、侧耳根、查肉、神曲。煎服。
③治老年咳嗽气喘:柚子皮,蒸鸡冠油服。
④治老幼疝气囊肿:柚子皮、樱桃、八月瓜、卵子草、茴香根、香樟根、算盘子根。煎服。(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油桐根
- 油茶根皮
- 岩梭花
- 栘枍
- 羊心
- 岩酸
- 榅桲
- 海鹞鱼肝
- 圆柏果
- 夜吹箫
- 夜花藤
- 岩人参
- 岩萝卜
- 异叶青兰
- 月桂子
- 月见草
- 杨梅核仁
- 榆皮涎
- 樱桃根
- 樱草根
- 原羚角
- 叶下花
- 叶象花
- 圆叶乌头
- 夜关门
- 摇钱树根
- 榆仁酱
- 榆蘑
- 油散木
- 油茶油
- 亚乎奴
- 原蚕子
- 岩藿香
- 岩陀
- 月季花叶
- 苍山橐吾
- 栘依
- 原蚕蛾
- 叶上珠
- 园金柑
- 岩五加
- 岩椒草
- 岩蜈蚣
- 月光花种子
- 樱桃核
- 油桐
- 洋白蜡树
- 鹿肾
- 优若藜
- 原蚕沙
- 圆叶野扁豆
- 圆叶锦葵
- 圆柏叶
- 岩黄连
- 延胡索
- 榆枝
- 印度菩提树皮
- 三尖杉
- 异木患
- 菱
- 滇鸡骨常山
- 裂叶崖角藤
- 宽穗兔耳风
- 云雾七
- 叶下红
- 夜交藤
- 摇钱树
- 元宝草
- 圆柏
- 圆节山蚂蝗
- 岩白菜
- 岩笋
- 崖姜
- 崖棕根
- 杨栌耳
- 榆白皮
- 樱桃
- 亚泵礴
- 夜来香
- 岩参
- 岩松
- 岩檀香
- 岩石松
- 异叶鳞始蕨
- 异株百里香
- 油杉
- 叶底红
- 夜香牛
- 岩凤尾蕨
- 崖松
- 晕药
- 榅桲皮
- 樱桃叶
- 樱桃水
- 兖州卷柏
- 岩茴香
- 异野芝麻
- 椰子皮
- 樱额
- 亚香棒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