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
《*辞典》:白杨树
拼音注音
Bái Yánɡ Shù
别名
响叶杨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团叶杨的皮及叶。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圆棒状,棕色或灰棕色,幼时有柔毛。单叶互生;卵圆形,长4~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有两枚显着的腺体,边缘具微波状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有灰色细毛,老时脱落;叶柄长3~4厘米。花单性异株;柔黄花序腋生。蒴果椭圆形,无毛。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的山坡疏林中。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
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水,杀虫。治肾炎,感冒,蛔虫症,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外用:鲜树皮一块放牙痛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樟树根
- 野樱桃根
- 扁藤叶
- 柏脂
- 阳桃根
- 百舌鸟
- 酸石榴
- 白松塔
- 巴茅果
- 白刺花叶
- 鱼脑石
- 鱼草
- 白花杆
- 斩龙剑
- 白前
- 阴(句黾)
- 鸢油
- 野菠菜
- 白花草
- 矮脚苦蒿
- 白升麻
- 野高粱
- 白叶火草
- 雨蛙
- 白花夏枯草
- 白花穿心莲
- 崩疮药
- 白花映山红
- 白栎
- 白冷草
- 阴香皮
- 银线草根
- 白果槲寄生
- 扒地蜈蚣
- 苜蓿根
- 木鳖子根
- 照山白
- 中南星
- 鱼寄生
- 白牛胆根
- 卜芥
- 白叶花柴
- 桉树果
- 总序绿绒蒿
- 酥油
- 白婆婆纳
- 白千层油
- 樟木
- 黄鼠肉
- 鸭卵
- 白花菜子
- 野西瓜苗子
- 白花鬼针草
- 白丁香
- 阳桃叶
- 鸭舌鱼鳖
- 野芝麻根
- 白花蛇头
- 白榔皮
- 白石脂
- 白千层
- 白栎蔀
- 抱树莲
- 白土茯苓
- 银木荷皮
- 银白杨叶
- 白粱米
- 白花灯笼
- 八角枫叶
- 白粉藤
- 白叶瓜馥木
- 扁藤
- 白杨树根皮
- 甘青青兰
- 白千层皮
- 白花柴
- 八角茴香
- 樟
- 野苎麻
- 银毛委陵菜
- 鱼翅
- 白牛胆
- 野藿香
- 野荔枝
- 扁竹根
- 野葱
- 香柏
- 白花丹
- 野荞麦
- 轮叶铃子香
- 白花猪母菜
- 阴香
- 北豆根
- 白花蛇目睛
- 野苋菜
- 白地牛
- 白皮
- 白对节子叶
- 银边翠
- 铁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