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棘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棘
拼音注音
Mǎ Jí
别名
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来源
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切片晒干或去外皮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原形态
小灌木或半灌木,高60~9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5.5厘米;叶柄被毛;小叶7~11片,小叶片矩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稍被毛,老时秃净,小叶柄甚短,小托叶锥状。夏季开花,叶腋抽出遂式总状花序,花后较叶为长,可达10厘米,花约40朵,着生紧密,几无梗;花萼钟状,5裂,蝶形花冠红紫色,长约5毫米,旗瓣大,椭圆状圆形,被白色短柔毛;二体雄蕊。荚果圆柱形,幼时密生丁字毛,熟后暗紫色,内有肾状种子数粒。
生境分布
生于山脚、路旁、溪边、灌丛或林缘石隙中。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蹄
- 野梧桐
- 大青木
- 刺蒺藜
- 棣棠花
- 鹅毛
- 柳叶
- 红接骨草
- 滑石
- 桂子
- 小对叶草
- 凉山虫草
- 雪里开
- 野鸡肉
- 野猪蹄
- 楠材
- 小叶榕
- 臭藿香
- 石楠
- 腊梅
- 树头发
- 垂丝海棠
- 紫花卫矛
- 大叶楠
- 胡杨
- 土箭芪
- 鲜地黄
- 蓝圆鲹
- 石蒜
- 棱枝卫矛
- 二裂叶委陵菜
- 青藤
- 香花刺
- 云南蕊木
- 苔菜
- 铧尖草
- 空青
- 葛藟
- 广防风
- 白茅针
- 红绿草
- 杧果叶
- 蒲种壳
- 山椒根
- 灯台菜
- 雪梨膏
- 粗糠柴
- 荷青花
- 阴阳枫
- 小构树叶
- 兔子毛
- 仙鹤草
- 杏树皮
- 胎生铁角蕨
- 假荆芥
- 大叶树萝卜
- 柚花
- 一味药
- 山蚂蝗
- 桂花跌打
- 山豆根
- 大黄
- 毛黄堇
- 荔枝叶
- 糖橘红
- 金钮扣
- 屈头鸡根
- 天青地白
- 锦地罗
- 土瓜
- 藏荆芥
- 南瓜藤
- 山一笼鸡
- 灰锤
- 苦刺
- 东风菜
- 小报春花
- 桂花枝
- 叶下珠
- 羊角棉
- 大叶接骨藤
- 粟米
- 兔耳草
- 短枝六道木
- 自事口草
- 蟹爪
- 水芙蓉
- 星状风毛菊
- 鸥
- 圆锥花南蛇藤根
- 菟丝草
- 粘山药
- 滚龙草
- 潮风草
- 螃蟹七
- 萆薢
- 雷公藤
- 菊花根
- 山麻根
- 黄蜀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