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
《*辞典》:金钗石斛
拼音注音
Jīn Chāi Shí Hú
别名
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英文名
Harba Dendrolii Nobilis
来源
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高10~60cm,粗达1.3cm,具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径达8cm,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cm,宽3~3.5cm,先端圆形,唇盘上面具1紫斑;花药2室,花粉块4。蒴果。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中树上和岩石上。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形状
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cm,直径4~12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质轻而脆。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质量。味苦。
化学成分
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微咸。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波叶紫金牛
- 薇籽
- 云南红豆蔻
- 京大戟
- 鳙鱼头
- 一枝蒿
- 合欢皮
- 臭黄荆根
- 栓皮栎
- 盐蛇
- 大黄茎
- 野木瓜果
- 牡蛎
- 红牛尾七
- 有柄石韦
- 鯮鱼
- 广东升麻
- 鹰头
- 麻根
- 白子菜
- 樗鸡
- 刮筋板
- 草木王
- 鹅
- 桃枝
- 秤钩风
- 吐烟花
- 荔枝草
- 胆南星
- 丝瓜
- 五月霜
- 风车儿
- 金钱白花蛇
- 地筋
- 簕欓
- 萹蓄
- 鲎
- 蝌蚪
- 石彭子
- 黄颡鱼涎
- 山麻黄
- 龙血树
- 玳玳花
- 高粱根
- 牛金子
- 浮尸草
- 黄水枝
- 管南香
- 椿树花
- 盲肠草
- 地笋
- 木虾公
- 骆驼黄
- 禹余粮
- 蛇王藤
- 金纽子
- 飞机草
- 三花枪刀药
- 地膏药
- 桧叶
- 防风叶
- 羊屎条根
- 卷耳
- 豉虫
- 艾麻草
- 桦菌芝
- 合掌消
- 乔木紫珠
- 蛤蟆草
- 玳瑁肉
- 树萝卜
- 铁落
- 薄柱草
- 三品一枝花
- 玄精石
- 八节毛
- 野冬菊
- 山莴苣
- 大叶白纸扇
- 黑及草
- 麦撇花藤
- 蘽根
- 托盘
- 黍根
- 石莲子
- 毛冬瓜叶
- 山乌桕
- 山佛手
- 西藏桃叶珊瑚叶
- 蚌壳草根
- 三张叶
- 苹婆
- 方蟹
- 红瑞木果
- 歪头菜
- 红楠
- 双肾子
- 黑腺珍珠菜
- 荜茇根
- 盐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