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石斛
《*辞典》:金钗石斛
拼音注音
Jīn Chāi Shí Hú
别名
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英文名
Harba Dendrolii Nobilis
来源
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茎。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高10~60cm,粗达1.3cm,具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径达8cm,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cm,宽3~3.5cm,先端圆形,唇盘上面具1紫斑;花药2室,花粉块4。蒴果。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中树上和岩石上。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形状
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cm,直径4~12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质轻而脆。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质量。味苦。
化学成分
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微咸。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鸡脑
- 金边兔耳
- 黄茄花根
- 井边茜
- 金鸡脚
- 鸡矢藤
- 鸡脚草乌
- 假黄麻
- 鸡树条果
- 鸡肾参
- 假报春花
- 岩青菜
- 卷柏
- 铁蕨鸡
- 韭菜子
- 丝瓜叶
- 鸡肾草
- 鸡蹼
- 麂子草
- 假蒟根
- 金钟花
- 鸡蛋果
- 假稻
- 鸡公柴果
- 鸡嗉子花
- 假鹊肾树
- 金花草
- 金老梅根
- 韭叶芸香草
- 鸡冠菜
- 韭菜
- 假酸浆花
- 鲫鱼胆草
- 鸡腿堇菜
- 蛇头细辛
- 鲫鱼骨
- 鸡爪参
- 锯齿草
- 牛奶浆
- 锦鸡儿
- 入地金牛
- 金花茶花
- 金鱼藤
- 金盏草根
- 鸡爪乌
- 楤木根
- 鲫鱼脑
- 黄瘤孢
- 鸡雪莲
- 鸡骨柴叶
- 锯鲨胆
- 九龙根
- 金金棒
- 假葡萄
- 金线鱼
- 金线草根
- 假大薯
- 鸡翮羽
- 野核桃油
- 鸡肝散
- 鸡肫草
- 锦葵
- 托盘
- 鲫鱼子
- 鸡嗉子叶
- 鸡肚肠草
- 白背三七
- 假蒟子
- 鸡脚莲
- 井底泥
- 鸡翎草
- 鸡桑叶
- 番荔枝根
- 金粉蕨
- 麂肉
- 鸡腿蘑
- 鸭跖草
- 金钱白花蛇
- 鸡骨柴
- 九龙藤叶
- 假酸浆子
- 金石斛
- 榧螺
- 柘树果实
- 葛花
- 竹叶莲
- 鸡肠
- 九龙吐珠
- 柳絮
- 卷毛婆婆纳
- 金缕梅
- 假百合
- 鸡冠花
- 鸡油菌
- 鸡肠狼毒
- 鸡血
- 紫背天葵草根
- 蝮蛇骨
- 金花树
- 金钗凤尾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