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菱
《*辞典》:刺菱
拼音注音
Cì Línɡ
别名
野菱(《纲目》)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
原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滑,下面的主脉上略有长绒毛,上部边缘有锐齿,基部边缘广楔形,全缘;叶柄长5~10厘米。花白色,腋生。果实的四角或二角有尖锐的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长,下方两刺朝下,果柄细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
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沟内。分布长江流域。
性味
《纲目拾遗》:"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生食补脾健胃,止渴生津,平肝气,通肾水,益血消食。老者煮食,健脾,止泄痢。"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蒿花
- 刺蒺藜
- 芦花
- 小红参
- 细木通
- 川楝子
- 榄仁树子
- 大白顶草
- 细梗胡枝子
- 荷叶蒂
- 鸡爪槭
- 杏仁防风
- 灵芝草
- 壶卢秧
- 白药
- 四大天王
- 黄蜀葵根
- 大茶根
- 水胡满
- 川层草
- 香草仔
- 地贵草根
- 羌活
- 红茄苳
- 仙茅参
- 牛角瓜
- 细齿叶柃
- 骆驼蓬
- 驴肾
- 血叶兰
- 对叶百部
- 杉木节
- 黑蒿
- 大马哈鱼籽
- 百解马兜铃
- 豆根木蓝
- 华东木蓝
- 萆薢
- 茅苍术
- 百里香
- 血经草
- 木香子
- 狗尾巴参
- 地笋
- 大叶骨碎补
- 薄叶黄芩
- 白苏梗
- 龙葵
- 苦菜花子
- 三出叶委陵菜
- 帘子藤
- 扇子七
- 刚竹
- 九牛力
- 黄梢蛇
- 蕙实
- 六角英
- 巴茅根
- 凹朴皮
- 槲皮
- 岗梅叶
- 橙叶
- 报春花
- 芭蕉油
- 大蒜
- 大画眉草
- 筀笋
- 吊灯花叶
- 等宽鳞毛蕨
- 虾蟆肝
- 美商陆子
- 凤尾七
- 纤枝山柑
- 合子草
- 石豆瓣
- 射鸡尾
- 狼喉靥
- 灵芝
- 箭刀草
- 台湾三颗针
- 落地金钱
- 四时青
- 香菇
- 水红袍
- 迎山红
- 狭叶荨麻
- 鱼狗
- 窄叶大戟
- 刺藦苓草
- 虱婆草
- 大驳骨丹
- 三轮蒿
- 细柱五加
- 山油柑果实
- 小槐花
- 附子
- 魿鱼
- 篦子三尖杉
- 蚌花
- 绿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