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菱
《*辞典》:刺菱
拼音注音
Cì Línɡ
别名
野菱(《纲目》)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
原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滑,下面的主脉上略有长绒毛,上部边缘有锐齿,基部边缘广楔形,全缘;叶柄长5~10厘米。花白色,腋生。果实的四角或二角有尖锐的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长,下方两刺朝下,果柄细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
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沟内。分布长江流域。
性味
《纲目拾遗》:"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生食补脾健胃,止渴生津,平肝气,通肾水,益血消食。老者煮食,健脾,止泄痢。"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茉莉
- 糯米泔
- 粳米泔
- 野扁豆
- 白常山
- 莲花
- 茉莉根
- 柳叶剑蕨
- 大叶刺篱木叶
- 五倍子苗
- 光杆琼
- 山牡丹
- 木半夏果实
- 催吐白薇
- 小蓝花地丁
- 狗蚁草
- 密马
- 黄芽白菜
- 波棱瓜子
- 川山橙果
- 线叶金鸡菊
- 白金古榄
- 光素馨
- 倒吊笔叶
- 女金丹
- 水白蜡树皮
- 蚕豆茎
- 蒙疆苓菊
- 野鸡头
- 岩蜈蚣
- 糙壳菱蟹
- 龙船乌泡
- 索骨丹
- 巴巴花
- 犁头尖
- 半支莲
- 金莲花
- 黄荆枝
- 玉簪花
- 花叶秋海棠
- 旱菜
- 岩枇杷
- 化橘红
- 雷公七
- 丝瓜络
- 金沙草
- 百味参
- 山菅兰
- 白桦皮
- 白杨叶
- 硕苞蔷薇
- 木莲
- 棘胸蛙
- 云南五味子根
- 大芒萁
- 黄花倒水莲
- 喉咙草
- 绿珊瑚
- 闽粤千里光
- 黄锁梅
- 烟胶
- 白肚
- 乔木刺桐
- 狭叶蓬莱葛
- 香茅花
- 拟缺香茶菜
- 唐古特马尿泡
- 鳝鱼
- 理肺散
- 金鸡尾
- 扭序花
- 海月壳
- 楸树
- 通天蜡烛
- 西南文殊兰
- 冬瓜藤
- 草本威灵仙
- 金丝矮陀陀
- 西南槐树
- 绵羊角
- 白背叶根
- 叶底珠
- 狗枣猕猴桃
- 九莲灯
- 蓝花葱
- 园金柑
- 大花剪秋罗
- 马尔康水黄连
- 岗松根
- 银叶柳
- 粟米泔汁
- 红头小仙
- 松寄生
- 牛乳
- 灵砂
- 金钗凤尾蕨
- 水甘草
- 豆腐泔水
- 响铃豆
- 刺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