莿(木冬)
《中华本草》:莿(木冬)
拼音注音
Cì ( Mù Dōnɡ )
英文名
all-grass of Chinese Scolopia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莿冬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olopia chinensis ( Lour) Clos.[Phoberos chinensis Lou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株,去净杂质和泥沙;叶片鲜用或直接晒干;根及茎切片,晒干。
原形态
莿冬,灌木至小乔木,高2-5m。常有刺。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9cm,宽2-5cm,先端圆形或短渐尖,基部近圆形,两侧各有腺体1枚,两面无毛;基出脉3条。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3-6cm,花淡黄白色,直径4mm;萼片4-5;花瓣4-5;雄蕊多数,药隔先端附属体有毛;花盘由肉质的离生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子房1室,有3侧膜胎座,每胎座上有悬垂的胚珠2个。浆果球形,直径4-5mm,成熟时紫黑色,留有1长尖的宿存花柱。种子2-6颗。花期秋末冬初。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蔽的丛林或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
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痈肿;乳汗不通;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叶拘留证敷;或研粉调酒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活血祛瘀的功能,用于治跌打、痈肿。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蛏壳
- 刺猬皮
- 草牡丹
- 葱须
- 藏报春
- 草果药
- 草红藤
- 虫豆
- 景天三七根
- 华萝藦
- 菜子七
- 菜蓟
- 地蜂子
- 赤地榆
- 草木灰
- 虫蚁菜
- 蟾皮
- 草乌
- 草本水杨梅
- 蟾舌
- 金线包
- 帽兰
- 蝉蜕
- 草泽泻
- 瞿麦
- 蟾酥
- 倒生根
- 萆薢
- 犁头尖
- 黄龙须
- 蚕砂
- 草绣球
- 草胡椒
- 山海螺
- 川滇桤木
- 茶膏
- 草木王
- 蟾蜍胆
- 草问荆
- 虫莲
- 藏鮡骨
- 蚕豆荚壳
- 水线草
- 萹蓄
- 华泽兰
- 瓜子藤
- 柠檬皮
- 刺天茄
- 箭叶蓼
- 山紫菀
- 薄雪火绒草
- 苋实
- 大鳞毛蕨
- 江珧柱
- 马比木
- 桃奴
- 石灰华
- 三颗针
- 墓头回
- 过山龙
- 滴水珠
- 黄荆子
- 大芒萁
- 鸡眼草
- 大浮萍
- 八月炸
- 风毛菊
- 岗梅
- 青粱米
- 鱼脑石
- 粗棕竹根
- 核桃叶
- 栾华
- 猪屎豆
- 千里马
- 小九节铃
- 茯苓皮
- 长春花
- 急性子
- 蛇王藤
- 锯锯藤
- 黑豆衣
- 獾油
- 夹竹桃
- 海柳
- 九龙藤
- 杜仲藤
- 马骝卵
- 红娘子
- 山荆子
- 草龙
- 草龙根
- 草本威灵仙
- 茺蔚子
- 草贝母
- 草独活
- 藏菌陈
- 草苁蓉
- 豉汁
- 草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