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肉
《中华本草》:獾肉
拼音注音
Huān Ròu
别名
狗獾、獾、天狗、山獭、山狗
英文名
Badger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纲目》:瑞,猪獾也,獾,狗獾也,二种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椽,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为裘须,亦食虫蚁瓜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es mele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捕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脏,剔骨取肉。
原形态
狗獾,属鼬类中较大种,体长45-55cm,重10-12kg。体肥大颈部粗短。鼻端尖,鼻垫与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后足趾具利爪,尾较短。头部毛短,有3条白色纵纹,在其中隔以两条黑棕色纹。耳背黑棕色,耳缘白色。下颌、喉部黑棕色。体背有长而粗的针毛,整个背部颜色为黑棕色与白色混杂;体侧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为黄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山坡的灌丛、田野及湖泊、河流旁边。洞居,昼伏夜出, 杂食。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青海、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性味
味甘;酸;性平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祛风除湿;杀虫。主小儿疳瘦;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蛔虫症;酒渣鼻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治小儿瘠瘦,吵之杀蛔虫。2. 汪颖《食物本草》:补中益气,宜人。3.《纲目》:功与揣同。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獾肉
拼音注音
Huān Ròu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冬季捕捉,可用猎犬、烟熏、枪杀等法。
原形态
狗獾(汪颖《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图经》),天狗(《纲目》),山獭、山狗(《东医宝鉴》)。
休较肥大,身长45~55厘米,尾长11~13厘米。体重10~12公斤,吻长,鼻端尖,鼻垫与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颈短粗。四肢粗壮,均具强有力的棕黑色爪,背毛粗而长,毛基白色,中间黑棕色,尖端白色,故背部呈黑棕色而搀杂白色。体侧白色较显。头部有3条白色纹,两颊自口角到头后各具1条,中央1条自鼻尖达头顶,其间夹有两条黑棕色宽带。耳背面及后缘黑棕色,上缘白色。下颏到腹部及四肢均为棕黑色。尾大部呈黄白色。
栖于山麓、灌丛、荒野及湖边、溪边。爪强,掘洞而居,黄昏或夜间活动,性较凶猛。
生境分布
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性味
《纲目》:"甘酸,平,无毒。"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
①《本草图经》:"治小儿疳瘦,啖之杀蛔虫。"
②汪颖《食物本草》:"补中益气,宜人。"
③《纲目》:"功与貒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峨眉耳蕨
- 芦竹
- 黄波罗果
- 野竹兰
- 优若藜
- 细叶乌蔹莓
- 泡桐叶
- 山莨菪
- 麻雀肉
- 大金银花
- 桃茎白皮
- 掌叶蓼
- 吹火筒
- 石珠
- 山慈姑花
- 萝藦
- 梓白皮
- 金盏银盘
- 排骨灵
- 小果蕗蕨
- 山大颜
- 搜山虎
- 树头发
- 山玉兰
- 铁拳头
- 厚壳树
- 白金果榄
- 百里香叶杜鹃
- 唢呐花
- 石瓜子莲
- 倒挂金钩
- 山柑算盘子
- 毛连
- 消毒药
- 多裂独活
- 山佛手
- 米皮糠
- 卤碱
- 伞梗虎耳草
- 鸡爪草
- 柏勒儿茶
- 猪蹄甲
- 黑血藤
- 柱果铁线莲
- 还阳草根
- 山椒根
- 阳雀花
- 鲨鱼油
- 腊雪
- 鸟不企叶
- 越橘果
- 山大烟
- 接骨木叶
- 香叶树
- 石花
- 黑脂麻
- 地瓜根
- 玉蜀黍根
- 树乌蝇羽
- 爵床
- 越西川木香
- 独蕨箕
- 土羌活
- 新疆藜芦
- 水豆瓣
- 一枝蒿
- 香樟果
- 崖姜
- 泥鳅滑液
- 滇山茶
- 野漆树叶
- 杉木根
- 鸡树条
- 美脉藁本
- 杨栌耳
- 日照飘拂草
- 地星
- 鸭脚蓼
- 鸡心七
- 箭叶蓼
- 棱枝卫矛
- 三叶莲
- 楮茎
- 黄蜀葵根
- 有瓜石斛
- 羊红膻
- 枇杷花
- 马尾伸筋
- 河蚌
- 芹花
- 狗尾草
- 薄叶黄芩
- 粗叶木
- 蜂斗菜
- 石见穿
- 九翅豆蔻
- 小狗脊
- 鲤鱼鳞
- 水鸡油
- 黄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