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雹菜
《中华本草》:海雹菜
拼音注音
Hǎi Báo Cài
来源
药材基源:为鞭枝藻科植物海雹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chytrichia quoyi(C.Ag.)Born.et Flah.[Nostoc quoyi C.Ag.]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藻体暗蓝绿色或墨绿色,球形、半球形,直径(0.5-)1-2cm,大者可达5cm以上,通常扁平,如胶粘状。幼期中实,表面光滑,后渐空心而皱。体内由许多藻丝体组成,下部藻丝体交织生长,上部则大部直立,呈平行分枝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成长毛发状时呈“V”字形分枝,基部藻丝直径3-5μm,中部和上部直径6-9μm,藻丝细胞的形状不规则,间生异形细胞比营养细胞宽,径约5-8μm,球形或椭圆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潮间带泥沙质地散石间。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海和南海沿岸较多。
形状
性状鉴别 藻体蓝绿色或亮绿色,呈扁球形,膨胀呈囊状,直径5mm,大的可达5cm以上,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br]显微鉴别 藻体为众多被鞘丝体组成,丝体的尖端,一般伸向藻体表面,藻丝下部略作交织状,上部大多直立,互相平行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分枝作“V”字形,藻丝细胞形状不规则。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利水。主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鹅掌金星草
- 鹰爪花根
- 石老虎
- 水芹
- 石黄连
- 倒莓子
- 水贯众
- 水木草
- 胡桃油
- 鸢脑髓
- 水韩信草
- 天生草
- 绳藻
- 沙漏芦
- 青叶丹
- 胡芦巴
- 水栀
- 红走马胎
- 大半边旗
- 水胡满
- 竹(鼠留)子油
- 二郎剑
- 黑沙蒿
- 黑老虎
- 刺天茄
- 光板猫叶草
- 铁扫竹
- 蝤蛴
- 石菖蒲花
- 鸢脑
- 香油罐
- 双花堇菜
- 蓖麻叶
- 四川苦丁茶
- 红藤蓼
- 炸腰果
- 鸭脚黄连
- 菊花黄连
- 火秧竻
- 荚蒾子
- 山楂核
- 山油麻
- 水栀叶
- 垂丝卫矛
- 胡麻花
- 山扁豆
- 荷包牡丹根
- 铁棒锤茎叶
- 刺桐花
- 核桃仁
- 狗肉
- 功劳子
- 皋芦
- 水葱
- 鹤脑
- 麻蕡
- 蛇莓根
- 颠茄草
- 苦荞麦
- 水蕨
- 云母石
- 砂仁
- 菊花脑
- 大青根
- 四季青
- 一碗泡
- 菊花叶
- 蒺藜根
- 山油柑果实
- 山珊瑚
- 刺苞南蛇藤果
- 山棯根
- 刺果卫矛
- 山稗子根
- 山乌珠叶
- 灰叶南蛇藤
- 山慈姑叶
- 双剪菜
- 海鳗胆
- 山花生
- 海带根
- 刺瓜米草
- 花拐藤根
- 粽巴叶
- 钓鱼竿
- 山半夏
- 蝌蚪
- 羊胎
- 山慈姑花
- 鳑魮鱼
- 山大黄
- 刺果藤仲
- 胡颓子叶
- 海虾
- 山胡椒根
- 电灯花
- 胭木
- 黄牛毛藓
- 红吹风
- 菊花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