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雹菜
《中华本草》:海雹菜
拼音注音
Hǎi Báo Cài
来源
药材基源:为鞭枝藻科植物海雹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chytrichia quoyi(C.Ag.)Born.et Flah.[Nostoc quoyi C.Ag.]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藻体暗蓝绿色或墨绿色,球形、半球形,直径(0.5-)1-2cm,大者可达5cm以上,通常扁平,如胶粘状。幼期中实,表面光滑,后渐空心而皱。体内由许多藻丝体组成,下部藻丝体交织生长,上部则大部直立,呈平行分枝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成长毛发状时呈“V”字形分枝,基部藻丝直径3-5μm,中部和上部直径6-9μm,藻丝细胞的形状不规则,间生异形细胞比营养细胞宽,径约5-8μm,球形或椭圆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潮间带泥沙质地散石间。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海和南海沿岸较多。
形状
性状鉴别 藻体蓝绿色或亮绿色,呈扁球形,膨胀呈囊状,直径5mm,大的可达5cm以上,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br]显微鉴别 藻体为众多被鞘丝体组成,丝体的尖端,一般伸向藻体表面,藻丝下部略作交织状,上部大多直立,互相平行或作放射状排列,藻丝末端尖细,分枝作“V”字形,藻丝细胞形状不规则。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利水。主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火腿
- 海茜
- 海带
- 咖啡
- 河乌
- 海红
- 海鳗头
- 海蜇皮
- 海铁树
- 滑叶木通
- 河豚
- 猴高铁
- 海狗肾
- 旱水仙根
- 牛尾泡
- 狐心
- 槐花
- 海蕴
- 核桃叶
- 野薴麻
- 斜叶榕
- 牛耳枫枝叶
- 大黄
- 覆盆子
- 兰香草
- 冷蕨子草
- 山荔枝果
- 小赤麻根
- 蒲桃种子
- 粗皮松萝
- 鸱鸺
- 干檀香
- 卵叶水芹
- 排草香
- 血藤
- 黔桂醉魂藤
- 双飞蝴蝶
- 滇鸡骨常山
- 石霜
- 小对叶草
- 友水龙骨
- 厓花子
- 苍蝇草
- 海白石
- 芭蕉叶
- 獾油
- 乌桕木根皮
- 岗梅根
- 屎咕咕
- 硼砂
- 猴骨
- 扭筋草
- 虎掌南星
- 狐狸尾
- 空心木
- 鸽粪
- 马皮
- 百足藤
- 南方六道木
- 蓼实
- 小红藤
- 寻骨风
- 四方拳草
- 奶浆参
- 香苏草
- 蝗虫
- 石青菜
- 秋子梨
- 鸡毛狗
- 九香虫
- 寒莓
- 陈冬菜卤汁
- 苔菜
- 卷耳
- 簇生卷耳
- 箬蒂
- 乌榄核
- 樟木
- 麻黄
- 常春藤
- 春不见
- 胡颓子
- 水蛭
- 冰球子
- 金雀花
- 白背枫
- 球花马蓝
- 法半夏
- 羊蹄甲
- 大肺经草
- 栝楼皮
- 槐叶
- 楸叶
- 奶椎
- 虎杖叶
- 黑色鳞毛蕨根
- 圆瓣冷水花
- 野冬青皮
- 山郎木叶
- 岩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