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牡丹根
《中华本草》:荷包牡丹根
拼音注音
Hé Bāo Mǔ Dān Gēn
别名
土当归、活血草。
英文名
Rhizome of Showy Bleedingheart
出处
出自《汪连仕采药书》。《植物名实图考》:按此花北地极繁,过江渐稀,或以为即当归。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entra spectabilis(L.)Lem.[Fumaris spectabilis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荷包牡丹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无毛。根茎粗壮。茎带紫红色,基部有数枚大型黄棕色鳞片。叶对生;具长柄,叶片长达20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长柄;二回裂片柄短或无柄,2或3裂,裂片卵形或楔形,全缘或具1-3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生于一侧,弯垂;花梗长1.5cm,基部具苞片2枚,钻形;花两侧对称;萼片2枚,披针形,长4-4.5mm,蔷薇色,早落;花瓣4枚,长约2.5cm,外侧2枚蔷薇色,下部心形,囊状,上部变狭,向外反曲,内侧2枚狭长,包被在雌雄蕊外,突出,白色,顶端内面紫红色,中部之上缢缩;雄蕊6枚合成2组;子房上位,1室,花柱细长,柱头盾状2裂。蒴果细长。种子细小,有冠毛。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未见野生种,均为栽培品,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及西北各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
荷包牡丹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隐品碱(cryptopine),血根碱(sanguin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thrine),黄连碱(coptisine),白屈菜玉红碱(chelirubine),白屈菜黄碱(chelilutine),紫堇定(corydine),二氧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碎叶紫堇碱(cheilanthifoline),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网叶番荔枝碱(reticuline)和矢车菊素(cyanidin)的甙。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镇痛。主金疮;疮毒及胃痛
用法用量
内服:酒煎服;或捣汁,酒冲服。
各家论述
1. 汪连仕《采药书》:用其根捣汁,酒冲服之,令人沉醉,金疮之圣药也。2.《岭南采药录》:散血,消疮毒,除风,和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荷包牡丹根
拼音注音
Hé Bāo Mǔ Dān Gēn
别名
土当归(《纲目拾遗》)。
出处
《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
原形态
荷包牡丹(《花镜》),又名:鱼儿牡丹(《花镜》),活血草(《纲目拾遗》)。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叶对生,具长柄;3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倒卵形,深裂,基部楔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生于一侧,弯垂;花梗具2苞;萼片小,鳞片状,窄卵圆形;花瓣4,交叉排列为2层,外层稍联合为心脏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部有2短钝距,粉红色,内层细长突出,包被在雌雄蕊外,粉白色;雄蕊多数,成2组;花柱细长,柱头盾状2裂,子房上位,1室。蒴果细长圆形,种子细小,有冠毛。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东北、西北、华北及云南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全株含隐品碱、原阿片碱、血根碱、黄连碱,以及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屈菜黄碱、华紫堇碱、斯氏紫堇碱、牛心果碱等。
性味
《岭南采药录》:"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①汪连仕《采药书》:"用其根捣汁,酒冲服之,令人沉醉,金疮之圣药也。"
②《岭南采药录》:"散血,消疮毒,除风,和血。"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月季花叶
- 红酸杆
- 山杜仲
- 棉团铁线莲
- 鱼鳔
- 米碎花
- 美脉藁本
- 猕猴桃藤中汁
- 米麦麨
- 牡荆子
- 山杨柳
- 咬人狗
- 黄花香
- 西南山茶
- 雉
- 紫金莲
- 大肺筋草
- 奶浆果
- 木蝴蝶树皮
- 喉咙草
- 水百合
- 铁篱笆
- 密毛桃叶珊瑚叶
- 小红人
- 檀根
- 白梅花
- 鸭公树子
- 泡桐
- 橹罟子
- 凤丫草
- 狭叶荨麻
- 窿缘桉叶
- 见血飞
- 角盘兰
- 了哥王根
- 翠雀花
- 尖齿耳蕨
- 伽蓝菜
- 小蓝花地丁
- 南瓜瓤
- 牛羊草结
- 醉针茅根
- 鸡子黄
- 满江红根
- 蝈蝈
- 走马芹
- 蜇砂
- 长毛风毛菊
- 灰树花
- 苏铁
- 如意草
- 水虾子草
- 六月雪
- 皱巴坚螺
- 野苎麻
- 黄藁本
- 金背枇杷果
- 四块瓦
- 毛叶柿叶
- 合欢花
- 竹叶吉祥草
- 六轴子
- 短叶蹄盖蕨
- 暗紫贝母
- 人参娃儿藤
- 南亚新木姜
- 火秧竻叶
- 毛叶嘉榄
- 薄荷油
- 丛枝蓼
- 鸡树条
- 满天星
- 秦岭冷杉
- 藏红花
- 玉米黑粉
- 金刚藤
- 紫革耳
- 黄金凤
- 粉防己
- 羌活
- 冬葵叶
- 华南毛蕨
- 鳝鱼头
- 猕猴桃藤
- 土当归
- 鹅肠草
- 茶子
- 红葱
- 毛五加皮
- 苔垢菜
- 赤地榆
- 葛根
- 佛手柑
- 滇榧子
- 轻粉
- 小槐花
- 白花杆
- 霞天膏
- 岩白菜
- 独脚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