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草
《中华本草》:巴掌草
拼音注音
Bā Zhɑnɡ Cǎo
别名
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同色兜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hiopedilum concolor(Parish ex Batem)Pfitz.[Cypripedium concolor Parish et Bate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同色兜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须根粗长,被灰褐色茸毛。叶基生,贴地平展,叶鞘互相套叠;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宽2.5-4cm,幼时被棕色茸毛,老时毛渐变稀少,上面绿色,具白斑,背面有紫红色斑点。花葶1-2条,从叶丛中抽出,高6-11cm,密被棕褐色毛,着花1-3朵;花淡黄色,直径5-7cm,密布紫褐色斑点;唇瓣卵状兜形。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30m左右的低山沟谷林中、林下及石山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性味
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鲜品30-60g,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掌草
别名
千灵丹
来源
兰科兜兰属植物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痛,肠胃炎。
用法用量
鲜品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脐带
- 半春莲
- 天麻
- 百足藤
- 光明盐
- 头巾草
- 天青地红
- 头花杜鹃
- 白菖
- 千层楼
- 白背小报春
- 伤寒草
- 白荷花露
- 白鬼笔
- 牛耳草
- 荠宁
- 屈头鸡
- 全蝎
- 蚕豆花
- 七叶一把伞
- 紫玉簪根
- 百部
- 饭团根
- 侧耳
- 白蘑
- 了哥王根
- 大叶白纸扇
- 七爪风
- 大叶风沙藤
- 功劳叶
- 鹤顶兰
- 鸡心七
- 百眼藤
- 金腰
- 白蜡树皮
- 叩头虫
- 白药子
- 球穗花千斤拔
- 八目鳗
- 蚯疽草
- 常春卫矛
- 南蛇簕
- 白头翁
- 地沙
- 扁竹兰
- 桤木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木荷叶
- 赤铜屑
- 冰草白穗
- 七星草
- 白降丹
- 白花九里明
- 白蒿
- 九爪龙
- 土常山
- 大果琉璃草
- 蒺藜苗
- 石参
- 狼油
- 全缘凤尾蕨
- 老鼠竻
- 东莨菪
- 白茅花
- 八角枫根
- 岩石松
- 玉簪
- 绿萼梅
- 七里香
- 土红苓
- 墙草根
- 玉珊瑚根
- 雄鸡口涎
- 百尾笋
- 青藏虎耳草
- 岩豆
- 白鹤菌
- 黑大豆花
- 老鼠耳
- 祁州一枝蒿
- 斑茅花
- 百脉根
- 天冬
- 黄水茄
- 太白丽参
- 水团花
- 四方草
- 巴山虎
- 铁落
- 白花鹅掌柴
- 七角白蔹
- 兰香草
- 白梅花
- 藤檀
- 秘鲁香胶
- 白花铁线莲
- 土鳖虫
- 檀香油
- 漆树根
- 下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