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小二仙草
《中华本草》:黄花小二仙草
拼音注音
Huánɡ Huā Xiǎo èr Xiān Cǎo
别名
石崩
英文名
Chinesis Halorag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黄花小二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oragis chinensis (Thunb.) R. Br. Ex Sieb. Et Zuce. [Goniocarpus Micranthus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细弱分枝草本,高10-30cm。茎近直立或披散,粗糙而多少被粗毛。叶对生;近柄;叶片条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2.5cm,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粗糙而多少被粗毛;茎上部的叶互生。圆锥花序顶生,为细瘦的总状花序及穗状花序组成;花两性,极小,近无柄,基部具一小苞片;花萼4,黄色,狭长圆形,背有疏生粗毛;雄蕊8;子房下位,4室。核果极小,近球形,略粗糙,有8棱。花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荒山砂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止咳平喘。主跌打骨折;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广西植物名录》:用于驳骨。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满山白
- 山皂角
- 小草
- 鳖头
- 二叶舞鹤草
- 茅草叶
- 石通
- 柘木
- 珍珠伞
- 豆蔻花
- 枳椇木皮
- 豆蔻壳
- 粉背蕨
- 鹌鹑
- 蛇头草
- 密毛桃叶珊瑚根
- 蛇果黄堇
- 蚌泪
- 曼陀罗根
- 番红花
- 翻白叶
- 紫菀
- 盘羊睾丸
- 稷米
- 对虾壳
- 黑参
- 苣荬菜
- 竹芋
- 覆盆子
- 粘人草
- 黑大豆叶
- 木耳
- 棱枝卫矛
- 紫楠叶
- 薄荷露
- 竹凌霄
- 鸭肫衣
- 指天椒
- 红缘层孔菌
- 天青地红
- 白木
- 半把伞
- 斑鸠木
- 八角枫叶
- 玉铃花
- 羊哀
- 盐酸树
- 白木耳
- 硬飘拂草
- 扁果
- 扁竹测
- 斑叶兰
- 白桂木根
- 白梅
- 白粉藤
- 白花油麻藤
- 白梅花
- 蒲桃
- 白兰花叶
- 白毛藤
- 白毛鹿茸草
- 缘毛鸟足兰
- 白叶藤
- 硬叶女娄菜
- 白果槲寄生
- 甜草
- 白花岩青兰
- 冰草根
- 巴山虎
- 由跋
- 槟榔
- 淫羊藿
- 烟草
- 白屈菜根
- 扁藤叶
- 柏树
- 羊不食
- 白千层皮
- 白对节子叶
- 白石花
- 玉珊瑚根
- 冰草白穗
- 白猪栗根
- 斑唇马先蒿
- 白克马叶
- 白地紫菀
- 玉米花
- 白毛草
- 波斯菊
- 梧桐白皮
- 益母草
- 盐蛇
- 羊七莲
- 洋葱
- 盐蒿
- 白毛藤根
- 白术
- 扁担杆
- 扁秆藨草
- 白毛夏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