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皮
《中华本草》:梨皮
拼音注音
Lí Pí
英文名
pericarp of Bretschneider pear, pericarp of Sand pear, pericarp of Ussurian pear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削取果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3.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资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形状
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曲成条状,外表面淡黄色,有细密斑点,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酸。
性味
甘;涩;凉;无毒
归经
肺;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汁涂。
复方
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2.《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主津止渴,除烦去湿。3.《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4.《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津,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梨皮
拼音注音
Lí Pí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
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治暑热烦渴,咳嗽,吐血,发背,疔疮。
①《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
②《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生津止渴,除烦去湿。"
③《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
④《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律,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绿笋片
- 绿豆衣
- 罗勒
- 罗汉松叶
- 凌霄
- 栗树根
- 梨叶
- 楼梯草
- 榄仁树皮
- 狼尾草
- 痢止草
- 亮叶桦
- 亮叶桦叶
- 亮叶茉莉
- 绿豆
- 六月雪叶
- 兰花石参
- 老婆子针线
- 岭南花椒根
- 柳根
- 柳穿鱼
- 栗花
- 榔榆叶
- 漏篮子
- 六方藤
- 老头草
- 老虎刺
- 栗
- 榄李树汁
- 狼萁草
- 穞豆
- 两色乌头
- 亮叶桦根
- 吕宋楸毛
- 柳絮
- 澜沧扁担杆
- 绿兰花
- 绿豆叶
- 绿豆花
- 老虎俐
- 柳屑
- 栗树皮
- 楝叶
- 狼油
- 理肺散
- 癞皮根
- 绿衣枳壳
- 冷水花
- 老来青
- 老熊花
- 老米酒树
- 李树叶
- 李树胶
- 梨树根
- 理石
- 兰花
- 兰花双叶草
- 兰花叶
- 兰花根
- 老君须
- 痢止蒿
- 硫黄菌
- 椋子木
- 硫黄
- 类梧桐
- 卵叶贝母
- 罗盖叶
- 林檎
- 炉甘石
- 庐山瓦韦
- 窿缘小叶桉
- 篱天剑
- 簕竹
- 廉姜
- 李核仁
- 流苏子根
- 狼把草
- 竻苋菜
- 簝叶竹根
- 绿段草
- 亮光菜
- 六月雪
- 六棱菊
- 罗勒子
- 罗浮柿根
- 刘寄奴
- 栗荴
- 狸骨
- 狼膏
- 绿豆粉
- 罗伞树
- 冷饭果
- 列当
- 岭南铁角蕨
- 柃木
- 柳叶亚菊蒿
- 栎叶槲蕨
- 狼尾巴花
- 留兰香
- 窿缘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