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
《中华本草》:鸭头
拼音注音
Yā Tóu
英文名
Duck hea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鸭时取下头部,鲜用。
原形态
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味
甘;淡;凉
归经
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
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 ;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 (《外台》鸭头丸)
各家论述
《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鸭头
拼音注音
Yā Tóu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
功能主治
《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复方
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外台》鸭头丸)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总状绿绒蒿
- 柔软石韦
- 云南野砂仁
- 黄断肠草
- 云南油杉
- 野木鱼
- 旋花
- 鸡嗉子根
- 穿山龙
- 红三七
- 细叶香桂
- 铁苋
- 紫铜矿
- 鸭脚茶
- 鸭胆
- 雄鸡口涎
- 梓实
- 紫麻
- 苎花
- 血党
- 异穗卷柏
- 竹芋
- 羊心
- 橡实
- 小绿芨
- 蝇子草
- 血藤
- 针筒线
- 向日葵
- 钻石风
- 柠条
- 黄杨子
- 貒骨
- 野西瓜苗
- 蛇胆草
- 紫鸭跖草
- 金荞麦茎叶
- 紫堇
- 四叶七
- 蘘荷花
- 土红苓
- 王不留行
- 一品红
- 一点血
- 对叉疔药
- 山梅花
- 犀牛皮
- 小叶云实
- 桑叶露
- 锥螺厣
- 丝绵木
- 蜀葵
- 棉团铁线莲
- 紫薇花
- 牧马豆
- 田菁
- 铁扫帚
- 青风藤
- 野罂粟
- 托柄菝葜
- 桃子
- 舌状蜈蚣藻
- 西藏点地梅
- 乌桕木根皮
- 小黄断肠草
- 山姜花
- 魔芋
- 马唐
- 山黄皮
- 树舌
- 蜀葵苗
- 驴肉
- 留兰香
- 透明草
- 蓑草根
- 绿花独活
- 柳叶菜花
- 沼生水马齿
- 水田七叶
- 青通草
- 线叶金鸡菊
- 珠果黄紫堇
- 牛奶树子
- 三花枪刀药根
- 天门冬
- 木香花
- 金花茶花
- 六方藤
- 乌蔹莓
- 无患子叶
- 汉中防己
- 胜红蓟
- 蕨
- 苣荬菜
- 红皮云杉
- 三叶茶
- 阔叶石韦
- 桑芽茶
- 五加皮
- 弹刀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