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矿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紫铜矿
拼音注音
Zǐ Tónɡ Kuànɡ
英文名
Bornite
出处
出自《药性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rnite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少见,通常成致密块状及散粒状产出。表面常被氧化而有蓝紫色斑状锖色,新鲜断面呈古铜褐色。条痕为淡灰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比重4.9-5.0。性脆。具导电性。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经常与其他含铜硫化矿物辉铜矿、黄铜矿等共生;产于多种成因的铜矿、铜镍矿床。资源分布:云南、湖南、福建、广西湖北、四川、浙江、江西、陕西、河北等地均有产出。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新鲜面呈古铜色,氧化面呈蓝紫色斑状锖色;不透明,金属光泽。其中常夹有白色杂石,表面不平坦。体较重,质硬脆,气、味均无。以块大、古铜色斑纹多、无杂石者为佳。[br]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新鲜面为粉红至橙色反射色,很快变为淡紫色、紫罗蓝色。非均质性弱(经常不能看出)。反射率21(伏黄)。
化学成分
主要为Cu5FeS4,基中铜63.24%,铁11.20%,硫25.54%。其组成的变动范围很大,常能与辉铜矿、黄铜矿成固容体结合,其他混入物最常见的是银。
性味
咸;寒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硝酸2ml,待激烈反应后,加水稀释成5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显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br](2)取本品粉要约0.1g,加稀硝酸2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参见“铁落”条。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接骨续筋。主骨折筋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煅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药性考》:镇心利肺,降气坠痰。火煅末用,可罨续筋骨折伤。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紫铜矿
拼音注音
Zǐ Tónɡ Kuànɡ
出处
《药性考》
来源
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少见,通常成致密块状及散粒状产出。表面常被氧化而有蓝紫色斑状铜色,新鲜断面呈古铜褐色。条痕为淡灰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比重4.9~5.0。性脆。具导电性。常产于热液矿床及次生硫化矿床的富集带中。
化学成分
Cu5FeS4(Cu63.24%,Fe11.20%,S25.54%)。但其组成的变动范围很大,常能与辉铜矿、黄铜矿成固容体结合,其他混入物最常见的是银。
功能主治
《药性考》:"镇心利肺,降气坠痰。火煅末用,可罨续筋骨折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暗鳞鳞毛蕨
- 紫金砂
- 矮脚罗伞
- 长毛风毛菊
- 鬼灯笼根
- 鹧鸪脚
- 紫金牛根
- 甜地丁
- 落地荷花
- 阿尔泰紫菀
- 阿利藤
- 矮脚枫叶
- 铁苋
- 鸊鷉
- 矮子常山
- 阿尔太多榔菊
- 矮脚龙胆
- 双色龙胆
- 紫金血藤
- 血水草根
- 秀丽野海棠
- 隔山撬
- 西桦
- 西瓜根叶
- 小金梅草
- 小石蝴蝶
- 锡生藤
- 线叶金鸡菊
- 孝扇草根
- 小石藓
- 蚬壳
- 心叶野海棠
- 小石仙桃
- 向日葵花盘
- 纤枝山柑
- 小猪鬃七
- 虾
- 西红柿
- 半枫荷
- 铁精
- 西施舌
- 扶桑花
- 小石松
- 单叶铁线莲
- 小白花苏
- 荨麻根
- 木槿子
- 小酒饼花
- 玄明粉
- 线叶蓟
- 小蜡树
- 黑芝麻
- 狭穗鹭兰
- 西藏花椒种子
- 锈钉子
- 细叶小羽藓
- 虎尾兰
- 旋花根
- 西瓜霜
- 仙半夏
- 小白蜡条
- 细叶十大功劳
- 细叶谷木
- 西南文殊兰
- 杏树皮
- 槐米
- 细叶藤柑
- 信石
- 小贯众
- 咸秋石
- 稀花蓼
- 纤花耳草
- 绣球防风果
- 夏蜡梅
- 蘘荷
- 细叶桉果
- 仙茅
- 花锚
- 小蓟
- 小血光藤
- 行夜
- 回心草
- 象骨
- 西归芹根
- 杏树根
- 杏叶
- 细叶泥炭藓
- 绣线菊
- 小蕨萁
- 薤叶
- 细草
- 毛诃子
- 小鹭鸶兰
- 喜鹊肉
- 西伯利亚蓼
- 小茅香
- 小金樱子
- 狭叶山胡椒
- 猩猩花
- 兴安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