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烟叶
《中华本草》:野烟叶
拼音注音
Yě Yān Yè
别名
大王叶、大黄叶、土烟叶、假烟叶、石烟、臭烟、洗碗叶、大毛叶、大烟叶、天蓬草、大发散
英文名
Leaf of Mullein Mightbrier, Mullein Mightbrier Leaf
出处
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假烟叶树的叶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verbascifolium L.采收和储藏:叶于开花前采,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小乔木,高1.5-10m。小枝密被白色具柄头状簇绒毛。单位叶互生;叶柄长1.5-5.5cm;叶片大而厚,卵状长圆形,长10-29cm,宽4-12cm,纸质,柔软,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疏生星状毛。聚伞花序成平顶状,多花,侧生或顶生;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钟形,5半裂,外表有灰白色星状毛;花冠浅钟状,5深裂,裂片长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药黄色,顶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柱头头状。交果球状,具宿存萼,直径约1.2cm,黄褐色,初被星状簇绒毛,后渐脱落;种子扁平,直径1-2mm。几乎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荒野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野烟叶的叶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57%,澳洲茄-3,5-二烯(solasodiene)3.0%,密花茄碱(solafloridine)8.0%,西红柿烯胺(tomatidenol)23.0%,薯蓣皂甙元(diosgenin)8.5%,微量的魏斯泼蒂灵(vespertilin)和5,16-娠二烯醇酮(5,16-pregnadienolone)[1],还含野烟叶碱(solaverbascine),西红柿胺(tomatidine)[2],澳洲茄碱(solasonine)[3],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4]。[br]茎含澳洲茄胺71.0%,澳洲茄-3,5-二烯3.5%,薯蓣皂甙元25.0%和微量密花茄碱[1],还含澳洲茄碱[3]。[br]果实含澳洲茄胺50.0%澳洲茄-3,5-二烯3.5%,密花茄碱11.0%,着蓣皂甙元10.0%,魏斯泼蒂灵10.0%,5,16-娠二烯醇酮10.0%,△10-5α-娠烯醇酮(△10-5α-pregnenolone)微量[1]。[br]地上部分含野烟叶甙(solverines)Ⅰ、Ⅱ、Ⅲ,野烟叶醇(solaverol)A、B[5]。
药理作用
1. 对平滑肌和骨胳肌的作用:叶或全草的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于0.013g鲜生药/毫升时,可引起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其强度相当于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收缩的65%,阿托品及麦角酰二乙胺(BOL)可部分阻断其收缩作用。但是,本品又可使乙酰胆碱,组织胺及氯化钡引起的收缩分别减少60%、60%及30%。煎剂对回肠则无明显作用。水提取物可使离体兔十二指肠张力增加,继之产生痉挛。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和蟾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水提取物对离体兔心迅速引起心收缩不全,以后逐渐地部分恢复。煎剂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无明显作用。给麻醉狗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5g鲜生药/kg,可显着延长环已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性味
味辛;苦;性微湿;有毒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g鲜生药/kg,引起抑制,运动失调及呼吸加快,2小时后5只小鼠全部死亡,如静脉注射2.5g鲜生药/kg,中毒症状与上相同,5只鼠中2只发生阵挛性惊厥,死亡,余鼠于24小时后恢复正常。小鼠腹腔注射煎剂0.1g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
功能主治
行气血;消肿毒;止痛。主胃痛;腹痛;痛风;骨折;跌打损伤;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消黄肿,擂粥食。2.《岭南采药录》:治风湿脚痛,煎水洗。3.《陆川本草》: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浸酒服或捣烂酒炒敷。4.《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止血。内服治妇女血崩,化痰止咳,牙痛。外用洗烂疮,捣烂加尿煮熟,外敷,治阴囊睾丸肿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野烟叶
拼音注音
Yě Yān Yè
别名
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臭烟(《闽南民间草药》)。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开花前采叶,晒干。
原形态
茄树,又名:三姐妹、暖叶根、毛叶树、土茄、老公须。
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叶片阔卵形或椭圆形,长6~25厘米,宽4~14厘米,纸质、柔软,全缘,先端渐尖,基部短尖或浑圆,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疏生星状毛,主脉隆起,侧脉7~10对,脉上密被星状毛;柄长3~6厘米。2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长5~10厘米,花稍密生,梗上具星状毛;萼灰绿色,5裂,宿存,长约5毫米,外表具灰白色星状毛;花冠白色,浅钟状,直径约1.3厘米;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药黄色,顶孔裂;雌蕊1,柱头圆形,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浆果肉质,球形,淡黄色,直径约I厘米。种子细小,扁圆形,白色。花期夏、秋。果期冬季。
生境分布
生于村边、坡地、旷野。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
化学成分
叶和茎含澳洲茄碱。
药理作用
①对平滑肌和骨胳肌的作用
叶或全草的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于0.013克鲜生药/毫升时,可引起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其强度相当于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收缩的65%,阿托品及麦角酰二乙胺(BOL)可部分阻断其收缩作用。但是,本品又可使乙酰胆碱、组织胺及氯化钡引起的收缩分别减少60%、60%及30%。煎剂对回肠则无明显作用。水提取物可使离体兔十二指肠张力增加,继之产生痉挛。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和蟾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水提取物对离体兔心迅速引起心收缩不全,以后逐渐地部分恢复。煎剂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无明显作用。给麻醉狗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
③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5克鲜生药/公斤,可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性味
辛,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陆川本草》:"辛,温。"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辛。"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克鲜生药/公斤,引起抑制、运动失调及呼吸加快,2小时后5只小鼠全部死亡,如静脉注射2.5克鲜生药/公斤,中毒症状与上相同,5只鼠中2只发生阵挛性惊厥、死亡,余鼠于24小时后恢复正常。小鼠腹腔注射煎剂0.1克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
功能主治
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黄肿,擂粥食。"
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湿脚痛,煎水洗。"
③《陆川本草》:"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浸酒服或捣烂酒炒敷。"
④《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止血。内服治妇女血崩,化痰止咳,牙痛(煲水含)。外用洗烂疮;捣烂加尿煮熟,外敷,治阴囊睾丸肿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捣碎酒炒热敷。
复方
①治手脚痛风:鲜野烟叶适量,捣碎和酒炒热,推擦患部。
②治移动性瘰疬:野烟叶半两至一两,洗净切碎,青壳鸭蛋一个,和水、酒各半炖服,二、三日服一次。
③治羊痨疔溃疡不收口:鲜野烟叶和桐油共捣烂敷患处。(①方以下出《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癣:毛叶树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毛叶树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⑧治痈疮肿毒,湿疹,皮炎,外伤感染:假烟叶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浓汁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莱菔子
- 海柳
- 大皂角
- 千里光
- 树腰子
- 梨枝
- 小丁香
- 干漆
- 七叶一把伞
- 猪蓼子草
- 峨眉观音座莲
- 冬葵子
- 蕨麻草
- 朝天罐
- 八月札
- 草果药
- 女菀
- 岩扫把
- 鬼臼
- 王孙
- 麒麟尾
- 梧桐
- 小叶爱楠
- 岩檀香
- 鸡嗉子花
- 蟋蟀
- 小黑药
- 柳叶鬼针草
- 小红蒜
- 金箔
- 火索麻
- 螳螂跌打
- 姜叶
- 昆布
- 虎咬癀
- 午香草
- 三消草
- 石瓜子莲
- 鸡血七
- 喜树皮
- 山莨菪
- 海芋
- 九龙藤
- 肾精子
- 骆驼蹄瓣
- 芜菁花
- 黄荆叶
- 春不见
- 甘蓝
- 石彭子
- 常春藤
- 万寿菊
- 腊梅
- 合掌消
- 木蝴蝶
- 山白菊
- 藿香
- 地胆草
- 墓头回
- 地柏枝
- 茄花
- 离根香
- 枪花药
- 椰子油
- 奶浆参
- 马尾伸筋
- 木槿根
- 炙红芪
- 两头尖
- 碧桃干
- 土牡蛎
- 虫牙药
- 樟树根
- 土半夏
- 猴骨
- 野靛青
- 黄紫堇
- 尾叶山柑
- 乔木刺桐
- 干姜
- 山稔根
- 菾菜根
- 胡桃青皮
- 师实
- 金环蛇
- 灯心草根
- 东风菜
- 小罗伞
- 土附子
- 蜻蜓兰
- 土箭芪
- 绣线菊子
- 贯众叶溪边蕨
- 蔷薇枝
- 青酒缸
- 雀脑
- 肉豆蔻
- 粉团花
- 白云花根
- 糯米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