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余筭
《中华本草》:越王余筭
拼音注音
Yuè Wánɡ Yú Suàn
别名
越王竹、白珊瑚
英文名
White coral
出处
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中。 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劲。
来源
药材基源:为鞭柳珊瑚科动物灯芯柳珊瑚、鳞灯芯柳珊瑚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Junceella juncea(Pallas)2.Junceella squamata Toeplitz采收和储藏:以垂肉入海底采收,洗净,晾干,击碎。
原形态
1.灯芯柳珊瑚,群体呈鞭状或简单分枝状,最长达70cm左右。中轴骨骼呈灰白色,颈而有弹性。生活时为黄色,水螅体有8个白色触手。干标本褐色后为淡黄色或灰白色。皮层厚,内含的骨我为双头棒锤形。骨针在显微镜下呈淡黄色。2.鳞灯芯柳珊瑚,形状同上种。唯生活时为白色或淡黄色。骨针在显微镜下无色。这是与上种的主要区别。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以上两种均栖息于水深8-20m的浅海区,附着在硬底可珊瑚礁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沿海、海南及西沙群岛的等海域。
化学成分
灯心柳珊瑚含二萜类灯芯柳珊瑚二萜( juncin)A、B、C、D、E、F。鳞灯心柳珊瑚含氯二萜内酯:鳞灯心柳珊瑚二萜内酯(junceelin)和鳞灯心柳珊瑚二萜内酯B,还含三丙酮胺(triacetonamine)。
药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鳞灯心柳珊瑚中含有三丙酮胺(TAA),该化合物以23.2-75mg/kg剂量给小鼠、大鼠、豚鼠及家兔腹腔或静脉注射,均显着拮抗氯化钡、氯化钙、氯信和毒毛花甙G等药物及电刺激、机械结扎所造成的实验性心律失常,特别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颤作用尤为显着。TAA减慢心率的作用与B及M受体的阴断无关,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心肌膜离子转运过程的结果。2.降压作用,海体微循环方法证明TAA具有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3.毒性` TAA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84.2+/-0.01mg/kg,静脉注射LD50为252.5+/-0.02mg/kg。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散结。主水肿;宿滞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下水,破结气。2.《海药本草》:主水肿浮气,结聚,宿滞不消,膜中虚鸣,并宜煮服之。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瓜蒌子
- 木香花
- 南牡蒿
- 车桑仔
- 金花树
- 车前草
- 阳雀花根
- 糯稻根
- 苦檀子
- 大香附子
- 麻鱼骨
- 南天竹子
- 草胡椒
- 斑竹壳
- 毒鱼藤
- 大籽蒿
- 赤火绳
- 红孩儿
- 赤小豆芽
- 鼍肉
- 箭杆杨
- 膀胱七
- 假香附
- 粗榧根
- 复生草
- 水黄
- 护心胆
- 胡桃叶
- 蜡瓣花
- 满山红油
- 咸酸蔃
- 柿寄生
- 牛蹄甲
- 杓儿菜
- 马槟榔
- 蛇根草
- 肉郎伞
- 无莿根
- 羊屎木
- 小叶莲
- 一叶萩
- 梳篦叶
- 云防风
- 猪肝
- 熊蕨根
- 紫芝
- 山苏木
- 鸡蛋七
- 小凤尾草
- 马尾伸筋
- 青通草
- 泡囊草根
- 慈竹气笋
- 迎山红
- 地桃花
- 姜黄草
- 田葱
- 芋儿七
- 鹰骨
- 翠雀花
- 贵州花椒
- 铁草鞋
- 蓼大青叶
- 莴苣
- 小巢菜
- 徐长卿
- 小功劳
- 厚皮香花
- 树地瓜
- 四川澄茄子
- 肝风草
- 岩椒
- 白芍
- 苦葵鸦葱
- 红山药
- 矮杨梅
- 梗通草
- 裂叶心翼果
- 锈钉子
- 牛耳枫子
- 吊白叶
- 黄瓜子
- 万年青叶
- 木芙蓉花
- 片鸡尾草
- 松萝
- 油桐子
- 白头翁花
- 山飘儿草
- 菱茎
- 多鳞鳞毛蕨
- 山花生
- 铁华粉
- 掌叶蓼
- 水泽兰
- 土三七
- 宿苞豆
- 消石
- 象肉
- 棱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