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余筭
《中华本草》:越王余筭
拼音注音
Yuè Wánɡ Yú Suàn
别名
越王竹、白珊瑚
英文名
White coral
出处
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中。 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劲。
来源
药材基源:为鞭柳珊瑚科动物灯芯柳珊瑚、鳞灯芯柳珊瑚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Junceella juncea(Pallas)2.Junceella squamata Toeplitz采收和储藏:以垂肉入海底采收,洗净,晾干,击碎。
原形态
1.灯芯柳珊瑚,群体呈鞭状或简单分枝状,最长达70cm左右。中轴骨骼呈灰白色,颈而有弹性。生活时为黄色,水螅体有8个白色触手。干标本褐色后为淡黄色或灰白色。皮层厚,内含的骨我为双头棒锤形。骨针在显微镜下呈淡黄色。2.鳞灯芯柳珊瑚,形状同上种。唯生活时为白色或淡黄色。骨针在显微镜下无色。这是与上种的主要区别。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以上两种均栖息于水深8-20m的浅海区,附着在硬底可珊瑚礁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沿海、海南及西沙群岛的等海域。
化学成分
灯心柳珊瑚含二萜类灯芯柳珊瑚二萜( juncin)A、B、C、D、E、F。鳞灯心柳珊瑚含氯二萜内酯:鳞灯心柳珊瑚二萜内酯(junceelin)和鳞灯心柳珊瑚二萜内酯B,还含三丙酮胺(triacetonamine)。
药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鳞灯心柳珊瑚中含有三丙酮胺(TAA),该化合物以23.2-75mg/kg剂量给小鼠、大鼠、豚鼠及家兔腹腔或静脉注射,均显着拮抗氯化钡、氯化钙、氯信和毒毛花甙G等药物及电刺激、机械结扎所造成的实验性心律失常,特别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颤作用尤为显着。TAA减慢心率的作用与B及M受体的阴断无关,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心肌膜离子转运过程的结果。2.降压作用,海体微循环方法证明TAA具有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3.毒性` TAA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84.2+/-0.01mg/kg,静脉注射LD50为252.5+/-0.02mg/kg。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散结。主水肿;宿滞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下水,破结气。2.《海药本草》:主水肿浮气,结聚,宿滞不消,膜中虚鸣,并宜煮服之。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一箭球
- 掐不齐
- 野木瓜果
- 野柿花
- 白紫草
- 布荆
- 野花椒根
- 羊毛绒球蟹
- 野荔枝果
- 板蓝根
- 一包花
- 笔仔草
- 葶苈
- 燕麦草
- 野核桃仁
- 野桂花
- 半边菜
- 白草莓
- 羊蹄叶
- 羊靥
- 白三七
- 伴蛇莲
- 洋金花
- 玉簪花根
- 玉蝉花
- 蜻蜓
- 天星藤
- 野花椒叶
- 斑叶紫金牛
- 曲枝假蓝
- 蘡薁藤
- 台湾泡桐
- 藤仲
- 秋石
- 盐肤木根
- 白背三七
- 白钩藤
- 波棱瓜
- 波缘楤木
- 干冬菜
- 扛板归
- 燕麦灵
- 报春花
- 盐酸树
- 白郎花
- 阴香叶
- 白背三七茎叶
- 蒿枝七
- 玉蜀黍叶
- 斑鸠木
- 半夏曲
- 土中闻
- 白苞筋骨草
- 棒棒木
- 冰凉花
- 天山花楸
- 白杜鹃花
- 迎春花根
- 球花紫云英
- 宽叶紫萁苗
- 羊踯躅根
- 天王七叶
- 槭叶止血草
- 秋海棠根
- 七叶一枝花
- 硬质早熟禾
- 藤金合欢
- 野毛金莲
- 波罗蜜树液
- 白马阴茎
- 莸叶醉鱼草
- 野棉花根
- 斑点虎耳草
- 白朱砂莲
- 天目木姜叶
- 台湾磨盘草
- 硬叶吊兰
- 太白小紫菀
- 羊齿天冬
- 头顶一支花
- 天目木姜子
- 昆明堇菜
- 硬叶女娄菜
- 台湾海棠
- 扛板归根
- 白沙虫药
- 藤碎补
- 盐肤木皮
- 白首乌
- 土鳖虫
- 秃房茶子
- 田旋花
- 野鸦椿根
- 野花椒皮
- 野鸦椿花
- 檀香油
- 游草
- 野把子
- 棒棒草
- 野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