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鹭
《中华本草》:牛背鹭
拼音注音
Niú Bèi Lù
别名
黄头鹭、尼鹭、家畜鹭鸶、红头鹭、畜鹭、红头官、放牛郎
英文名
bittern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牛背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bulcus ib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除去皮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
牛背鹭,体羽大都乳白色,头、背、颏、喉橙黄色,头、颈羽色较深。颏角几乎全白;背上和前颈基部均着生蓑羽,前者向后伸延至尾羽末端,有时甚至超过。冬季所有橙黄色羽毛全部脱落,仅头顶保留少数橙黄色。体羽纯白色。眼及眼先裸露部分黄色;嘴同。胫和跗跖角黄色,趾和爪黑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低山脚下的沼泽、耕地等处。成对或小群活动。停息在树顶上,呈“S”型。飞行缓慢,常停歇在耕牛或其他家畜背上。动物性食性。巢营于临近水的高大乔木上。每窝产卵3-5枚,卵壳呈浅绿色。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偶见于山东、北京及东北。
性味
味咸;性平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托毒消肿。主体虚赢瘦;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肉100-200g,或焙干研末。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益气、解毒的功效。主治虚瘦,疮肿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岩七
- 牛耳朵
- 钮子药
- 腹水草
- 牛泷草
- 钮子瓜
- 江蓠
- 防己
- 粉团花根
- 饭汤子
- 槐胶
- 九牛力
- 九牛造
- 甜杏仁
- 烟锅草
- 鹅内金
- 牛胆
- 云南铁丝莲
- 土大黄叶
- 香根芹根
- 乌蛇
- 光背杜鹃
- 千里马
- 大黄连刺
- 牛藤
- 欧李
- 牛脾
- 福建胡颓子叶
- 牛蹄甲
- 香雪兰
- 粉苞苣
- 水苏根
- 牛奶浆草
- 肥猪草
- 牛角藓
- 八角茴香
- 山楂
- 蜂斗菜
- 云南重楼
- 雪上一枝蒿
- 黑风散根
- 台湾厚壳树
- 鸭公树子
- 水茄冬
- 牛奶浆
- 赤车
- 鹅涎
- 红叶铁线莲
- 牡丹三七
- 川桂皮
- 糯米泔
- 杜鹃花果实
- 林背子
- 青刺尖
- 覆盆子根
- 腐沫
- 钮子七
- 水苏
- 牛白藤根
- 肺心草
- 红景天
- 冷杉果
- 雪里开
- 剑皮树菌
- 挖耳草根
- 风毛菊
- 雁来红
- 拿虎
- 毛茛
- 桦菌芝
- 碗花草
- 雀瓮
- 茯苓
- 凉粉草
- 翻白柴
- 小血光藤
- 小叶石楠
- 廉姜
- 白鱼
- 紫啸鸫
- 兔子毛
- 牛黄
- 铁篱笆
- 糯稻根须
- 牛王肺筋草
- 女贞叶
- 翅柄铁线蕨
- 小冬青
- 犀牛皮
- 紫背菜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上树咳
- 鸭舌头
- 过路惊
- 山马兰
- 肉苁蓉
- 石帆
- 田螺厣
- 豨莶草
- 刺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