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鹭
《中华本草》:牛背鹭
拼音注音
Niú Bèi Lù
别名
黄头鹭、尼鹭、家畜鹭鸶、红头鹭、畜鹭、红头官、放牛郎
英文名
bittern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牛背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bulcus ib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除去皮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
牛背鹭,体羽大都乳白色,头、背、颏、喉橙黄色,头、颈羽色较深。颏角几乎全白;背上和前颈基部均着生蓑羽,前者向后伸延至尾羽末端,有时甚至超过。冬季所有橙黄色羽毛全部脱落,仅头顶保留少数橙黄色。体羽纯白色。眼及眼先裸露部分黄色;嘴同。胫和跗跖角黄色,趾和爪黑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和低山脚下的沼泽、耕地等处。成对或小群活动。停息在树顶上,呈“S”型。飞行缓慢,常停歇在耕牛或其他家畜背上。动物性食性。巢营于临近水的高大乔木上。每窝产卵3-5枚,卵壳呈浅绿色。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偶见于山东、北京及东北。
性味
味咸;性平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托毒消肿。主体虚赢瘦;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肉100-200g,或焙干研末。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益气、解毒的功效。主治虚瘦,疮肿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蒡茎叶
- 牛蹄
- 长瓣马铃苣苔
- 糯米
- 莺
- 谷精草
- 雪山甘草
- 蜈蚣萍
- 鹰爪花根
- 瑞香叶
- 长梗玄参
- 东风草
- 鳗鲡
- 金鸡尾巴草根
- 钓鱼秆
- 鸭肫衣
- 牛耳枫子
- 看麦娘
- 牛耳枫枝叶
- 梓树
- 牛髓
- 黄麻叶
- 海杧果
- 二叶舌唇兰
- 香榧草
- 苦葛花
- 猪鬃刚
- 胃友
- 鹿蹄肉
- 龙骨莲
- 黎辣根
- 唐松草
- 矮茎冷水花
- 田旋花
- 阿月浑子
- 榕树果
- 鹅毛
- 雀
- 鸡心七
- 黄颔蛇
- 羚羊角
- 牛耳朵
- 两指剑
- 观音苋
- 万年青根
- 鹰爪花果
- 紫玉簪根
- 糯稻根须
- 琼枝
- 尾花细辛
- 同形鳞毛蕨
- 荸荠
- 牛白藤
- 粗皮松萝
- 牛胆
- 鸟不宿
- 黑珠芽薯蓣
- 半枫荷叶
- 鸟不企叶
- 樟脑
- 牛舌癀
- 皱巴坚螺
- 短体鳗
- 青木香
- 沙糖根
- 无花果根
- 维特他
- 麻滓
- 紫花络石
- 青羊肝
- 虫牙药
- 五爪金龙
- 峨眉紫金牛
- 獐肉
- 鹅胆
- 青羊胆
- 雕头
- 香豆蔻
- 钮子药
- 皮袋香根
- 篦子舒筋草
- 猬心肝
- 鸡脚参
- 雀梅藤
- 黑海参
- 巴掌草
- 榕须
- 网纹灰包
- 黑骨蕨
- 鸱鸺
- 腐婢根
- 鹅观草
- 龙脷叶
- 香茅
- 蛋不老
- 豆蔻
- 无患子皮
- 柠檬皮
- 黄蜀葵茎
- 蟛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