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子
《中华本草》:芸薹子
拼音注音
Yún Tái Zǐ
别名
油菜子。
英文名
Seeds of Bird Rape
出处
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s L.采收和储藏: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油菜 二年生草本,高30-90cm。无毛,微带粉霜。茎直立,粗壮,不分校或分枝。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均有硬毛,有缘毛;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总状花序生枝顶,花期伞房状;萼片4,黄带绿色;花瓣4,鲜黄色,倒卵形或圆形,长3-5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8-9mm,短雄蕊6-7mm,花丝细线形;子房圆柱形,长10-11mm,上部渐细,花柱明显,柱头膨大成头状。长角果条形,长3-8cm,宽2-3mm,先端有9-24mm的喙;果梗长5-15mm。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红褐或黑色,近球形。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资源分布: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
形状
性状鉴别 种子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红褐色或棕黑色,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网状纹理,一端具黑色圆点状种脐。破开种皮内有子叶2片,肥厚,乳黄色,富油质,沿中脉相对折,胚根位于2纵折的子叶之间。气微,味淡。以子粒饱满、色泽光亮者为佳。[br]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粘液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巨大。栅状细胞1列,其内壁和侧壁木化增厚,红棕色。色素层细胞颓废,内含红棕色色素。内胚乳细胞类方形,含糊粉粒。子叶和胚根细胞多角形或近长方形,含糊粉粒和脂肪油。
化学成分
芸薹子含葡萄糖异硫氰酸酯类成分:葡萄糖芫蓄芥素(gluconapin),葡萄糖异硫氰酸戊-4-烯-酯(glucobrassicanapin),前告伊春(progoitrin);又含脂肪油,蛋白质,芸香甙(rutin);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22-去氢菜油甾醇(22-dehydro-campesterol)及较多量的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还含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芥酸(erucicacid),阿糖配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等。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2.润肠:本品含植物油量多,润肠通便。
性味
辛;甘;平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l-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l-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阴血虚,大便溏者禁服。
复方
1.芸薹散(《产乳集验》),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并治产后心腹诸疾。2.芸薹散(《世医得效方》),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3.治头痛方(《圣惠方》):芸薹子,川大黄,捣散,取少许吹鼻中。4.止痢散(《圣惠方》):芸薹子,甘草,捣散,水煎服。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2.《本草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3.《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的伤等。4.《四川中药志》:能消虚胀,清肺,明目。治腹胀,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5.《本草纲目》:芸薹菜,子、叶同功,能温能散,其用长于行血滞,破结气,故古方消肿散结,治产后一切心腹气血痛,诸游风丹毒,热肿,疮痔,诸药咸用之。经水行后,加入四物汤服之,云能断产。又治小儿惊风,贴其顶囟,则引气上出也。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厚膜藻
- 幌伞枫
- 华凤仙
- 回回豆
- 茵陈蒿
- 华南铁角蕨
- 羊耳朵叶
- 羊肌藤
- 忽布筋骨草
- 厚朴果
- 和合草
- 羊胆
- 羊血
- 芫青
- 华东膜蕨
- 厚皮树
- 羊肚菜
- 羊角藤
- 厚叶算盘子
- 羽裂盾蕨
- 羊角拗子
- 候风藤
- 羊角棉
- 翼核果
- 化香树
- 萤火
- 护心胆
- 羊角扭
- 合萌
- 哈士蟆
- 芸薹子油
- 厚叶旋蒴苣苔
- 羊毛草根
- 羊髓
- 羊皮
- 羊角拗
- 乌蛇皮
- 药用狗牙花
- 蘡薁
- 厚叶子树
- 羊角桃
- 芋
- 华南实蕨
- 羊肺
- 羊黄
- 壶卢子
- 羊屎条根
- 含羞草
- 羊红膻
- 羽叶三七
- 合萌叶
- 化金丹
- 羊洪膻
- 羊肚
- 化血胆
- 蝇子草
- 腰子草
- 羊屎条花
- 芫花根
- 翼首草
- 羊蹄肉
- 羊胡髭草
- 芸香草
- 腊雪
- 麻秸
- 美人蕉
- 三升米
- 天山雪莲花
- 芋头花
- 羊毛绒球蟹
- 七里香
- 蘡薁藤
- 羊蹄叶
- 华金腰子
- 羊靥
- 喉咙草
- 会东藤
- 羊蹄暗消
- 芋叶
- 化药
- 回回蒜果
- 华南桦
- 华细辛
- 寒莓
- 华清香藤
- 华紫报春花
- 羊屎果
- 芫荽茎
- 华罂粟
- 羽裂星蕨
- 芋儿七
- 寒莓根
- 药鼠李实
- 合欢花
- 华南胡椒
- 寒水石
- 化气兰
- 华东阴地蕨
- 护耳草
- 华西小石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