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耳小草
《*辞典》:瓶耳小草
拼音注音
Pínɡ ěr Xiǎo Cǎo
别名
独叶一枝枪、矛盾草、蛇咬子
英文名
Herba Ophioglossi
来源
为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小草。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小型草本,高达20cm。根茎短,肉质,直立,圆柱形,簇生黄色肉质的根。叶异型,常单生;总叶柄由根茎顶端抽出,长5~15cm,下部深埋土内;不育叶从总叶柄基部以锐尖或钝圆,基部长楔形,全缘,无柄,微肉质,肉状叶脉明显。孢子囊重自总柄顶端生出,柄长6~17cm,穗长2.5~4cm,狭条形,宽2~3mm,顶端有小突尖,孢子惠成熟时横裂为2瓣;孢子近平滑。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泥沼划地。分布于长江下游、西南以及湖北、陕西、台湾。
化学成分
含一枝箭三糖甙(3-O-methyl-quercetin-7-O-diglucoside-4’-O-glucoside)。
性味
性凉,味微甘、酸。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用于毒蛇咬伤、疔疮肿毒、感冒发热、肺炎、胃痛。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扭子菜
- 破骨风
- 硼砂
- 胖儿草
- 蛇床子
- 蛇目菊
- 螃蟹七
- 螃蟹脚
- 马鞍藤
- 马骨节
- 马鬃参
- 麻花
- 拟进里香
- 蓬莪术
- 鲨鱼肝
- 皮袋香根
- 胖大海
- 麋茸
- 藨寄生
- 赛番红花
- 麻糖风
- 欧当归
- 瓶蕨
- 挪挪果
- 胖树根
- 牛儿藤
- 蒲黄滓
- 酸枣根皮
- 假通草树皮
- 麦饭石
- 鲨鱼翅
- 胖血藤
- 鳗鲡鱼膏
- 麋脂
- 南方红豆杉
- 泥胡菜
- 螃蟹甲
- 马鬃
- 马齿苋
- 南丹参
- 炮掌果
- 胖根藤
- 蒲黄
- 蛇退
- 青葙子
- 篦梳剑
- 尼泊尔鸢尾子
- 鳑魮鱼
- 菩萨鱼
- 马醉木
- 马钱子粉
- 酸模叶橐吾
- 皮袋香
- 蓬子菜
- 马肠薯蓣
- 南五味子叶
- 瓶尔小草
- 薇籽
- 莸
- 桔梗
- 虫牙药
- 天青地红
- 箭刀草
- 绿结鸡骨
- 鸊鷉
- 雷公藤
- 牛胆参
- 榕树果
- 鸡脑
- 野棕
- 草果
- 碎骨红
- 红毛叶马蹄香
- 田螺厣
- 碎密花
- 青药
- 昆明水金凤
- 紫花景天
- 向日葵茎髓
- 大金发藓
- 野芫荽
- 红背酸藤
- 干檀香
- 破头风
- 鱼鳔
- 滇瑞香
- 落葵
- 睡菜
- 小罗伞
- 白千层
- 笔罗子
- 龙胆地丁
- 海蚯蚓
- 广金钱草
- 姜三七
- 栉叶蒿
- 湖北海棠
- 白鹤灵芝
- 鸭屎树
- 千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