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杆
拼音注音
Bái Huā Gǎn
别名
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
来源
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宁夏。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活血定痛。
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根皮8钱,用狗肉炖熟,调白糖服。
太阳头痛:根皮加白糖共捣烂,敷贴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泽珍珠菜
- 黑根药
- 柏脂
- 竹荪
- 豆豉姜
- 贵州落地金钱
- 黑骨蕨
- 冰糖
- 高山羊不吃
- 高粱
- 龟血
- 白果树皮
- 拔毒草
- 鬼羽箭
- 白杨树皮
- 钩藤
- 豆腐渣果根
- 白木
- 白杨树
- 仔榄树
- 白花夏枯草
- 猪大肠
- 中华短肠蕨
- 高脚落山箕根
- 白侧耳
- 崩疮药
- 展花乌头
- 中华石龙尾
- 白前
- 栉叶蒿
- 八角金盘
- 白花草
- 白松塔
- 包谷火焰包
- 中华胡枝子
- 棕榈叶
- 豆蔻
- 巴茅果
- 珍珠风
- 浙皖粗筒苣苔
- 黄金菊根
- 赶黄草
- 过山消
- 宜梧叶
- 豆蔻壳
- 达仑木
- 直萼黄芩
- 獐骨
- 包袱七
- 胆汁
- 白牛尾七
- 短柄南蛇藤果
- 龟甲
- 白枪杆
- 扒地蜈蚣
- 豆角柴
- 白冷草
- 白栎
- 柞木
- 贵州卷柏
- 竹蠹虫
- 短腺小米草
- 白升麻
- 泽藓
- 短叶蹄盖蕨
- 竹黄
- 棕榈花
- 短蕊万寿竹
- 鬼针草
- 棕板
- 白叶火草
- 白花穿心莲
- 黄麻梗虫
- 鬼灯笼根
- 栗柄金粉蕨
- 白花菜子
- 帚菌
- 龟胆汁
- 珠儿参
- 白花灰毛槐树
- 白花鬼针草
- 白丁香
- 白云瓜梗
- 黑鸫
- 皱杓兰
- 高粱泡叶
- 白千层油
- 樟木钻
- 白牛胆根
- 卜芥
- 白叶花柴
- 子楝树叶
- 斑唇马先蒿
- 钩石斛
- 黄麻根
- 白僵蚕
- 展枝唐松草
- 衣鱼
- 白栎蔀
- 抱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