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树叶
《中华本草》:化香树叶
拼音注音
Huà Xiānɡ Shù Yè
别名
山柳叶、小化香叶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圆果化香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P.sinensis Mottet]2. Platycarya longipes Wu.[P.kwangtungen-sis Chu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落叶小乔木,高2-6m。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枝条暗褐色,有小皮孔;冬季被芽鳞,髓部实心。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7-23枚,无柄,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薄革质,长4-11cm,宽1.5-3.5cm,不等边,稍呈镰状弯曲,基部近圆形,一边略偏斜,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重锯齿。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两性花序和雄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或叶腋,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中央的一条常为两性花序,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位于两性花序的四周为雄花序,通常3-8条;雄花苞片阔卵形,顶端渐尖,向外弯曲,无小苞片及花被,有雄蕊6-8,花丝长短不等;雌花序球状卵形或长圆形,雌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硬而不外曲,无小苞片,有花被片2,贴生于子房两侧,与子房一起增大。果序球果状,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圆柱形,长2.5-5cm,直径2-3cm,包片宿存,大质,褐色;小坚果扁平,两侧具狭翅。种子卵形,种皮膜质。花期5-6月,果期7-10月。2.圆果化香树与化香树的区别在于:叶总柄与叶轴近等长成较长;小叶3-5(-7)片;果序球状,直径1.2-2cm。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600-1300m的向阳山坡杂木林中,在低山丘陵次生林中为常见树种。2.生于海拔450-800m的向阳山坡及杂木林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及陕西南部、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奇数羽状复叶多不完整,叶柄及叶轴较粗,淡黄色棕色。小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宽披针形,不等边,略呈镰状弯曲。长4-11cm,宽2-4cm,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黄绿色,边缘有重锯齿,薄革质。气微清香,味淡。以叶多、色绿、气清香者为佳。[br]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长圆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类圆形,可见非腺毛或腺鳞。栅栏组织细胞2列,第1列细胞较长,有的细胞异常增大,内含大型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束鞘纤维成环。
化学成分
化香树叶含胡桃叶醌(juglone),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hydroxy-2-methoxy-1,4-naphathoquinone),5-羟基-3-甲氧基-1,4-萘醌(5-hydroxy-3-methoxy-1,4-naphthoqui-none),对-香豆酸甲酯(methyl-p-coumarate),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豆精(coumarin)。木材含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以及葡萄糖(gluc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
药理作用
化香树叶中提取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杀鱼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啤酒糖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此外,此类化合物还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
性味
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主疮痈肿毒;骨痈流脓;顽癣;阴囊湿疹;癞头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浸水洗。
注意
不可内服。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化香树叶
拼音注音
Huà Xiānɡ Shù Yè
别名
山柳叶(《湖南药物志》)。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及圆果化香树的叶。
原形态
①化香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放香树、花果儿树、栲香、栲蒲、花笼树、花木香、返香、山麻柳、山栲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20米。幼枝常被棕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7~23,卵状披针形成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基部阔楔形或微心形稍偏斜,先端渐尖,边缘有重锯齿,下面幼时有密毛,老时仅脉腋有簇毛;无柄。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伞房状排列;中央的一条常为两性花序,两性花序的下端为雌花序部分,上端为雄花序部分,在开花后脱落而仅留下雌花序部分;两性花序下方周围者为雄性穗状花序;雄花的苞片披针形,浅黄绿色,无小苞片及花被,雄蕊8;雌花具1卵状披针形苞片,无小苞片,具2枚贴生于子房的花被片,雌蕊1,无花柱,柱头2裂。果序球果状长椭圆形:小坚果扁平,圆形,具2狭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
多生于山坡向阳地或林中。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序(化香树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圆果化香树,与上种近似,果序球形。分布广东、广西、湖南、贵州。
性味
性热,味辣,有毒。
功能主治
治疮毒。
用法用量
不可内服。
复方
①治骨痈流脓日久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树叶半斤捣烂泡冷水,将患处浸入药水中数小时,用镊子拔出多骨,随用药水洗之。
②治癞头疮:化香树叶一两,石灰二钱。开水一杯泡两小时,蘸药外擦,一日两次。(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痈疽疔毒类急性炎症:化香树叶,雷公藤叶、芹菜叶、大蒜各等分(均用鲜品),捣烂外敷。疮疡溃烂后不可使用。(《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兔头骨
- 厚朴子
- 铁仔
- 鳜鱼
- 木黄连
- 钩吻
- 钩藤
- 白柳
- 野苦梨根
- 哈士蟆
- 赶黄草
- 岩泽兰
- 过山消
- 慕荷
- 旱水仙根
- 鲨鱼胆
- 高脚落山箕根
- 赛莨菪
- 贵州卷柏
- 蛇目菊
- 砂茴香
- 钩石斛
- 刻裂紫堇
- 高粱泡叶
- 水牛角浓缩粉
- 龟胆汁
- 独角牛
- 商陆
- 高寒露珠草
- 金荞麦茎叶
- 北风草
- 隔山香
- 托腰散
- 甜瓜根
- 钩钱草
- 钉耙七
- 鲫鱼骨
- 防己
- 土白蔹
- 革叶茴芹
- 美登木
- 莱菔子
- 大叶蛇泡簕
- 枸骨叶
- 铁树花
- 高良姜
- 心叶忽布
- 天葵草
- 小叶买麻藤
- 番石榴皮
- 稻槎菜
- 鬼目
- 甜瓜茎
- 日中花
- 甜瓜花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檀香泥
- 鱼寄生
- 甜果藤
- 干蟾
- 马绊草
- 荔枝叶
- 肥肉草
- 痰火草
- 紫苏
- 天花粉
- 红果冬青
- 红果冬青根
- 直立婆婆纳
- 方蟹
- 蜂蝇
- 磨盘草
- 哈蟆油
- 太子参
- 鬼点灯
- 青蛇莲
- 福参叶
- 革耳
- 鹌鹑
- 桐油
- 厚皮香
- 蓑草
- 乌骨麻
- 不灰木
- 枸橘核
- 红酸七
- 管仲
- 粉菝葜
- 肺心草
- 萆薢
- 华中瘤足蕨
- 饭包草
- 红马蹄乌
- 麻叶
- 桃耳七
- 跳皮树
- 鲱鱼籽
- 太白针
- 菾菜根
- 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