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檀香叶
《中华本草》:干檀香叶
拼音注音
Gān Tán Xiānɡ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htianaWall.ex Wightvar.rotun-difolia(Tam)T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片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梗长4-8mm;花被直径约4mm,裂片3;花盘肉质,弯缺;雄蕊3,花丝很短,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位于花盘中央;雌花单生,偶4或3朵聚生;苞片2枚;花梗顶部膨大;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两性花外形似雌花,但具发育的雄蕊;胚珠通常3枚,柱头3裂。核果近球形,先端有圆形花盘残痕,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干后浅黑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10月。2.本变种的叶厚革质,近圆形至阔倒卵形,长12-15mm,宽9-10m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钝,两面粗糙,密布明显腺体,侧脉不明显;叶柄长1-2mm或近无柄;果直径4.5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2.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2.分布于四川西南部。
形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表面灰绿色至灰褐色。完整者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质脆,易碎。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
叶含鞣质。
性味
涩;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祛瘀血;解疮毒。主痈疮;疥癣;刀伤;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当归
- 白苣
- 迎春花叶
- 胡子七
- 白皮柯
- 使君子
- 刺五加
- 寒莓根
- 山薄荷
- 苍山橐吾
- 盾叶薯蓣
- 莿(木冬)
- 落花生
- 工布乌头
- 金盏草根
- 桂木
- 蒲草根
- 虫牙药
- 马槟榔
- 松木皮
- 苏木蓝
- 团花龙船花
- 天竺子
- 白菊花根
- 钻地风
- 亚婆潮
- 黄花参
- 土大黄
- 金樱叶
- 芒种花
- 盘羊睾丸
- 橙叶
- 三白草
- 三品一枝花
- 山合香
- 大叶蛇泡簕
- 大树三台
- 崖姜
- 华东瘤足蕨
- 土人参
- 马皮
- 大枣
- 狼毒
- 三角咪
- 茶条槭
- 荞麦七
- 芒叶小米草
- 甘遂
- 多蕊蛇菰
- 降真香
- 胡麻花
- 黄木耳
- 家麻树
- 柿花
- 三角草
- 蜈蚣藻
- 雪猪油
- 硬枝黑锁梅
- 厚皮树皮
- 白苏子油
- 篱栏子
- 莸
- 山豆根
- 山莴笋
- 紫玉簪根
- 岩泽兰
- 青藤
- 续断
- 吊灯花叶
- 骨螺
- 无花果
- 凤尾蕉花
- 大树跌打
- 老鼠瓜
- 吹风藤
- 华东阴地蕨
- 铁箍散
- 麻柳树根
- 野决明
- 横经席叶
- 华东瓶蕨
- 淡菜
- 透明草
- 篦子三尖杉
- 老虎姜
- 野山芝麻
- 鹳骨
- 冬瓜子
- 短蕊万寿竹
- 阿里红
- 美商陆叶
- 臭矢菜
- 臭苜蓿根
- 巴豆叶
- 多穗石柯茎
- 对叶林根
- 狗牙花
- 二色补血草
- 龟血
- 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