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颔蛇骨
《中华本草》:黄颔蛇骨
拼音注音
Huánɡ Hàn Shé Gǔ
英文名
Striped racer bon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e taeniurus Cope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捉。加工时取骨晒干。
原形态
黑眉锦蛇,体形较大,全长可达2m以上。头颈区分明显,上唇和咽喉部黄色,背面黄绿、灰绿或棕灰色,体前部背正中具黑色梯状横纹,体后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黑色眉纹,腹灰白色,但前端、尾部及体侧为黄色。眶前鳞1(2),其下方常有1-2枚小鳞,眶后鳞2(3);颞鳞2(1、3)+3(4、2、5),上唇鳞4-2-3(3-2-3、5-2-3)式。背鳞25(23)-25(23、21)-19-(17)行,中段9-17行微棱;腹鳞225-267;肛鳞2分,尾下鳞76-122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300-30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地。以鼠、鸟、蛙等为食。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甘;温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补虚截疟。主久疟;劳疟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适量。
各家论述
《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黄颔蛇骨
拼音注音
Huánɡ Hàn Shé Gǔ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
功能主治
《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重楼
- 锅铲叶
- 粘毛鼠尾草果
- 东莨菪
- 龟甲胶
- 貂尾
- 鼠妇
- 蛇退步
- 红杉皮
- 百足藤
- 岩青兰
- 骆驼脂
- 西伯利亚蓼
- 柞木枝
- 续断
- 菥蓂
- 刺藦苓草
- 石楠
- 野鸦椿子
- 北沙参
- 龙胡子
- 神黄豆
- 黄山梅
- 芹花
- 鹄绒毛
- 金猫头
- 锈毛白枪杆
- 鸡内金
- 水朝阳
- 蚂蝗七
- 红孩儿
- 狐狸尾
- 云南铁扁担
- 紫丁香
- 地不容
- 石蒜
- 玳玳花
- 坠桃草
- 地血香
- 百里香
- 柿漆
- 八楞麻
- 东北桤木
- 爬藤榕
- 白鹇
- 野猪蹄
- 海参肠
- 猴闼子
- 通花花
- 上树咳
- 功劳木
- 小败火草
- 九头青
- 多斑紫金牛
- 川楝子
- 山枝根
- 花蚊虫
- 刺叶苏铁
- 三叶莲
- 黄水芋草
- 金鸡尾
- 尿桶弓
- 地石榴花
- 吉林乌头
- 广西九里香根
- 双肾藤
- 半边莲
- 厚朴
- 铃当子
- 华西小石积
- 苦瓜藤
- 霜红藤
- 羊踯躅根
- 牛肋巴
- 大枣
- 膀胱七
- 猩猩花
- 圆节山蚂蝗
- 瓜子金
- 水伤药
- 狗爪樟皮
- 短柄南蛇藤根
- 香蕉根
- 硬飘拂草
- 香蓼
- 水仙花
- 绿玉树
- 菊花根
- 落花生
- 毛蕊花
- 柃木
- 五蕊梅
- 金丝杜仲
- 郁李根
- 马桑寄生
- 大苞寄生
- 乌脚枪
- 石蔓藤
- 轮叶铃子香
- 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