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兰
《*辞典》:长距兰
拼音注音
Chánɡ Jù Lán
别名
水麦冬、舌唇兰、骑马参、龙爪参(《陕西中草药》)。
出处
《峨嵋药植》
来源
为兰科植物舌唇兰的带根全草。夏季采集,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数条肉质块根,白色或黄白色。茎直立,相壮,高可达80厘米。叶互生,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鞘状抱茎,两面光滑,叶脉平行,全缘;茎上部叶渐狭小,苞片状.顶生总状花序,花10余朵,白色;背萼片舟状,侧萼片宽卵形,偏斜;花瓣线形,稍短于背萼片,唇瓣线形,长1.5厘米,距下垂,甚长,达3~6厘米。蒴果淡绿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阴湿处。分布浙江、湖南、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
《陕西中药志》:"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①《峨嵋药植》:"用作伤药,能促进血液循环。"
②《陕西中草药》:"润肺,止咳,祛痰。治肺热咳嗽,痰喘气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蓑草根
- 玫瑰露
- 细香葱
- 相思藤
- 秋鼠曲草
- 莎木面
- 石脑油
- 席草
- 菜蓟
- 人参叶
- 水红袍
- 桑叶
- 萼果香薷
- 梅花冰片
- 鹅掌金星草
- 木半夏果实
- 疏松卷柏
- 草蚂蚱莲
- 牡荆茎
- 热痱草
- 马陆
- 雀卵
- 凸额马先蒿
- 水杨木白皮
- 山枇杷叶
- 五齿剑
- 大苞芹
- 海浮石
- 大叶排草
- 马蝗果
- 三丫苦叶
- 木槿花
- 鹈鹕油
- 大刺儿菜
- 带鱼
- 莲须
- 鸡爪槭
- 石蛇
- 赤车使者根
- 八宝茶
- 金光菊
- 斑瓣虎耳草
- 蚕豆叶
- 铁海棠
- 大叶骨牌草
- 豺皮樟根
- 蜜桶花
- 缅枣
- 红菠菜
- 水翁根
- 树救主
- 蓝花扁竹
- 芭蕉根
- 绒毛桢楠
- 樟树子
- 扶栘木皮
- 青海马尾连
- 天目木兰
- 熟地黄
- 蝗虫
- 碎骨仔树
- 石膏
- 旋覆花
- 水朝阳根
- 虫实
- 草本水杨梅
- 一年蓬
- 石凉伞
- 赪桐
- 诃子核
- 红粘谷
- 白矾
- 石韦毛
- 山豆根
- 水龙骨
- 枳椇木皮
- 皂柳根
- 辽东栎壳斗
- 指甲兰
- 枳椇子
- 苦葛花
- 紫柚木
- 枸杞叶
- 岗边菊
- 华罂粟
- 亮叶冬青
- 蛏
- 田旋花
- 水葫芦七
- 野鸦椿
- 野荔枝果
- 阔叶水竹叶
- 鹅掌揪根
- 鸱鸺
- 石楠
- 羊毛草根
- 油柑木皮
- 美商陆叶
- 山橘
- 藏鮡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