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实蕨
《中华本草》:长叶实蕨
拼音注音
Chánɡ Yè Shí Jué
别名
三叉剑、单刀石韦、三角枫、三步跳、鸭公尾
英文名
Longleaf Bolbit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bitis heteroclita (Presl) Ching.[Acrostichum heteroclitium Pres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去须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35-8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近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10-35cm,禾秆色,基部被疏鳞片,向上无毛;叶片薄革质,形式多样,或为披针形单叶、三出或一回羽状;羽片1-3对,顶生羽片特大,披针形,长30-40cm,宽5-8cm,先端长尾尖,能着地生根,产生新株,侧生羽片1-5对,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6-15cm,宽2-4cm,渐尖头,基部楔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浅波状;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而较小,叶柄长25-40cm;叶片较小;叶脉网状,网眼四角形或六角形,在侧脉之间排成2行。孢子囊群幼时沿网脉着生,成熟后满布于叶背;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林下或溪谷边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扁平长条状,长6-15cm,直径0.5-1cm;表面有密生的棕褐色小鳞片,两侧及上面有突起的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的短须根;质脆,断面有多数筋脉小点。叶常皱缩,两型;营养叶叶柄长10-35cm,表面浅棕黄色,叶片长30-40cm,表面褐色,形状多样,单叶、三出或羽状,先端具长尾,有的可见不定根,叶脉网状;孢子叶叶柄长25-38cm,叶片与营养叶同形但狭小。孢子囊群布满叶背。气微,味淡。
性味
淡;凉
归经
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痢疾;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收敛的功能。用于咳嗽、吐血、痢疾、烧烫伤、跌打伤、蛇咬伤。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赤车
- 大避债蛾
- 赤麻鸭
- 猬胆
- 钗子股
- 陈壶卢瓢
- 维特他
- 无腺橉木
- 车前
- 马骝卵
- 蜈蚣草根
- 无花果
- 赤芍药
- 长尾复叶耳蕨
- 鸱肉
- 无尾果
- 车桑仔
- 赪桐叶
- 王瓜根
- 莴苣
- 陈仓米
- 挖耳草根
- 无名异
- 赤地榆
- 猬肉
- 猬脑
- 武靴藤
- 王瓜
- 长春七
- 野靛青
- 长瓣马铃苣苔
- 莴苣子
- 问题特
- 文竹
- 无莿根
- 梧桐
- 长梗排草
- 挖耳草
- 赤杨
- 望江南
- 长叶柄野扇花
- 狗脚迹
- 赤小豆叶
- 赤小豆花
- 醋柳果
- 长叶山芝麻
- 长杆兰
- 芜菁甘蓝子
- 泽泻实
- 榕树果
- 文蛤肉
- 胃寒草
- 赤小豆芽
- 赤火绳
- 王孙
- 胃友果
- 芜菁
- 花榈木
- 赤扬
- 无花果根
- 长筒马先蒿
- 猴高铁
- 赤小豆
- 温大青
- 文蛤
- 赤车使者根
- 望江南子
- 无柄卫矛
- 瓦韦
- 长白楤木
- 蜈蚣
- 长节耳草
- 齿缘钻地风
- 赤沙糖
- 长叶珊瑚果
- 长年兰
- 长节珠
- 长白假水晶兰
- 温泉
- 雌黄
- 赤麻
- 瓦松
- 长梗千里光
- 长白鱼鳞松
- 歪头菜
- 长青草
- 赤链蛇
- 污毛粗叶木
- 齿瓣延胡索
- 无根藤
- 赤腹松鼠
- 齿叶橐吾
- 鲳鱼
- 网脉旋蒴苣苔
- 王不留行
- 鸱头
- 无距耧斗菜
- 夹竹桃
- 网脉橐吾
- 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