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桑仔
《全国中草药汇编》:车桑仔
拼音注音
Chē Sānɡ Zǎi
别名
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
来源
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以叶、花、果或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
全株有毒,含微量的氢氰酸,此外叶含有生物碱、皂甙等。
性味
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
解毒,消炎,止痒。叶: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敷治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花、果治百日咳。
注意
误食其叶可引起腹泻等症状。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小橘
- 蛤蜊肉
- 刷把草
- 文鳐鱼
- 通泉草
- 榛蘑
- 黑大豆皮
- 骆驼蹄瓣
- 藏羚角
- 黄荆
- 白椴
- 一口红
- 三七
- 黄花蔷薇
- 黄精
- 阿里红
- 婆罗门皂荚
- 红皮云杉
- 猫头
- 山梅花根皮
- 山白菊
- 走马胎叶
- 蓝锭果
- 鮧鱼
- 凤冠草
- 散血藤
- 戴星草
- 红头小仙
- 矩叶酸藤果
- 对叶榕
- 敦盛草
- 粗毛鳞盖蕨
- 老米酒树
- 饭团根
- 红葱
- 七叶一枝花
- 番红花
- 春花胡枝子
- 紫荆花
- 野猪胆
- 枫香树根
- 粉萆薢
- 粉叶地锦
- 椿叶
- 赤茯苓
- 锥螺壳
- 吉祥草
- 野扁豆
- 肿足蕨
- 煨姜
- 丝瓜根
- 蓝布正
- 千屈草
- 蔓乌头
- 石油菜
- 禹余粮
- 细叶桉叶
- 雪猪骨
- 斑地锦
- 玫瑰茄
- 野豌豆
- 臭樟
- 猪肉
- 海螺厣
- 雉子筵根
- 枣核
- 奶浆参
- 赤雹
- 芜菁花
- 锥连栎
- 榆树
- 矮脚南
- 土蜂
- 乌桕木根皮
- 对叶百部
- 厚朴花
- 光叶山黄麻
- 微毛柃
- 车前子
- 蜈蚣旗根
- 公母草
- 栝楼皮
- 鸡腰果
- 野鹅脚板
- 广藤根
- 倒水莲
- 旱芹
- 黄颡鱼颊骨
- 毛叶西香罗勒
- 无患树皮
- 野黄麻
- 山柳菊
- 李
- 辛参
- 鹿仙草
- 大叶凤仙花
- 越橘叶
- 樟树果
- 鳢鱼
- 琉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