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桑仔
《全国中草药汇编》:车桑仔
拼音注音
Chē Sānɡ Zǎi
别名
山杨柳、油明子、炒米柴、野碧桃、夜闹子、狗闹子、山枝莲、溪柳、毛乳、石故纸、白石楝、坡柳
来源
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以叶、花、果或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
全株有毒,含微量的氢氰酸,此外叶含有生物碱、皂甙等。
性味
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
解毒,消炎,止痒。叶: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敷治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花、果治百日咳。
注意
误食其叶可引起腹泻等症状。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长距鸟足兰
- 毛茎马兰
- 陈芥菜卤汁
- 齿叶泥花草
- 赤瓟根
- 陈皮
- 鸱骨
- 齿叶草
- 长瓦韦
- 赤甲红
- 长萼猪屎豆
- 长白鱼鳞松
- 赤芍
- 赤麻
- 长青草
- 羊皮
- 厚叶川木香
- 毡盖木耳
- 地骷髅
- 华中五味子
- 松蒿
- 继木[檵木]
- 大香附子
- 四楞蒿
- 樟树子
- 黄唇鱼鳃
- 舒戛千里光
- 鷃
- 刺萆薢
- 大雪上一枝蒿
- 水椎木
- 焦槟榔
- 红缘层孔菌
- 野鹅脚板
- 红芋
- 茭白
- 羊山刺
- 山柳菊
- 山货榔
- 黄樟
- 石莽草
- 一品红
- 双色龙胆
- 黄背草果
- 刺柄南星
- 茴香
- 红毛叶马蹄香
- 下冈哇
- 参须
- 石蟹
- 桦褶孔
- 绿结鸡骨
- 山枝仁
- 一枝香
- 石血
- 山大黄(波叶大黄)
- 血当归
- 刺黄芩
- 四季春
- 水蛭
- 异叶米口袋
- 一叶荻
- 射尿(虫另)
- 河豚鱼肝油
- 莎木面
- 羯布罗香
- 黄杨根
- 水枇杷叶
- 黄多孔菌
- 筋藤
- 小一口血
- 蛇头细辛
- 黄根
- 樟梨
- 鲎壳
- 海芙蓉
- 胡枝子
- 刺玫
- 橙皮
- 蓍草
- 乌鳢
- 山苍子
- 榔榆皮
- 水老虎
- 獾油
- 槐白皮
- 火焰子
- 水锦树
- 荆芥叶莸
- 柿子
- 石鲫
- 山乌珠根
- 沙塘木
- 桑叶露
- 水兰叶
- 老蛇头
- 山茶叶
- 山苏木
- 伞花绢毛菊
- 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