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骝卵
《*辞典》:马骝卵
拼音注音
Mǎ Liú Luǎn
别名
蕨薯(《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蛋、落地珍珠(《陆川本草》),麻雀蛋、凉水果(《四川中药志》),犸骝卵(《广西中草药》),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云南中草药》),雉鸡蛋(《福建中草药》)。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块茎。全年可采。
性味
甘涩,平。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甘带涩,性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庙气。
①《广西药植图志》:"止水泻。治麻后痢,小儿疳积。"
②《陆川本草》:"生津止渴,清肝,止血。治泄泻下痢,舌干口渴,眼球上翳,跌打暗伤,刀伤出血。"
③《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内伤咳嗽,红白痢,疳积,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水泻:马骝卵(生的)二十枚,捣烂冲开水,过滤取汁,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时痢、小儿麻后痢:马骝卵醋浸备用。成人吃十枚,小儿吃三至五枚。(《广西药植图志》)
③治疝气:马骝卵二两,加糖适量,浓煎冲酒服。(《泉州本草》)
④治吐血:凉水果根茎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痢疾:犸骝卵浸醋,每日服二次,每次服十枚。
⑥治小儿积热:犸骝卵八枚。水煎服。
⑦治鼠蹊部淋巴结炎:犸骝卵二两,黄糖少许,捣烂敷患处。(⑤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⑧治咳嗽,血淋:蛇蛋参鲜品四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食茱萸
- 大果臭椿皮
- 山枝仁
- 大鳞毛蕨
- 旱芹
- 金剪刀草
- 地骷髅
- 密穗砖子苗
- 甜瓜子
- 白术
- 黑老虎
- 尖子木
- 海菜
- 胖血藤
- 锈毛钝果寄生
- 叶子花
- 珠兰
- 红对节子
- 糖茶藨
- 薯莨
- 山矾根
- 槲实仁
- 亮菌
- 大蕉皮
- 顺地红
- 欧绵马
- 石楠
- 安息香
- 山脚麻
- 黄练芽
- 白犁头草
- 沙枣花
- 毛轴碎米蕨
- 八月炸
- 斩木橿子
- 榆树
- 肿柄菊叶
- 水田七
- 剑皮树菌
- 过山蕨
- 榆拟层孔菌
- 针砂
- 蜣螂
- 小朝天罐
- 皂角菌
- 麻油
- 陆英根
- 沙七
- 灵寿茨
- 照山白
- 豨莶
- 小金挖耳
- 朝鲜当归
- 石上莲
- 小叶寄树兰
- 野梨枝叶
- 盐肤木皮
- 扁豆根
- 天目琼花
- 苎麻叶
- 螺蛳
- 慈乌胆
- 肉根还阳参
- 山刺梨
- 粘山药
- 毛蕨根
- 西南槐树
- 大板山蚤缀
- 藨寄生
- 高良姜
- 过岗龙
- 樟脑
- 香茅
- 野扁豆
- 粗毛鳞盖蕨
- 钩钱草
- 山菅兰
- 篱天剑
- 黑大豆皮
- 铜钱菌
- 小黄鼠狼
- 香柏
- 杉寄生
- 狗宝
- 湖北楤木
- 明党参
- 万寿菊
- 茱苓草
- 花生衣
- 遍地金
- 臭黄荆根
- 五代同堂根
- 地蜂子
- 丝绵木
- 芥子
- 密毛桃叶珊瑚果
- 金瓜草
- 马蓼
- 三叶崖爬藤
- 小牛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