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骝卵
《*辞典》:马骝卵
拼音注音
Mǎ Liú Luǎn
别名
蕨薯(《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蛋、落地珍珠(《陆川本草》),麻雀蛋、凉水果(《四川中药志》),犸骝卵(《广西中草药》),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云南中草药》),雉鸡蛋(《福建中草药》)。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块茎。全年可采。
性味
甘涩,平。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甘带涩,性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庙气。
①《广西药植图志》:"止水泻。治麻后痢,小儿疳积。"
②《陆川本草》:"生津止渴,清肝,止血。治泄泻下痢,舌干口渴,眼球上翳,跌打暗伤,刀伤出血。"
③《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内伤咳嗽,红白痢,疳积,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水泻:马骝卵(生的)二十枚,捣烂冲开水,过滤取汁,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时痢、小儿麻后痢:马骝卵醋浸备用。成人吃十枚,小儿吃三至五枚。(《广西药植图志》)
③治疝气:马骝卵二两,加糖适量,浓煎冲酒服。(《泉州本草》)
④治吐血:凉水果根茎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痢疾:犸骝卵浸醋,每日服二次,每次服十枚。
⑥治小儿积热:犸骝卵八枚。水煎服。
⑦治鼠蹊部淋巴结炎:犸骝卵二两,黄糖少许,捣烂敷患处。(⑤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⑧治咳嗽,血淋:蛇蛋参鲜品四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海铁树
- 萍蓬草根
- 金鸡尾
- 象皮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苏木蓝
- 灰毛婆婆纳
- 梵天花
- 黄花地锦苗
- 无名木皮
- 锦葵
- 白毛草
- 鹅涎
- 总状绿绒蒿
- 白杨枝
- 车桑仔叶
- 蟾蜍
- 防已
- 黄瓜藤
- 冬青子
- 锦鸡儿
- 柏树果
- 蓝花葱
- 麻根
- 剑叶耳草
- 山柰
- 蔓胡颓子
- 亮叶冬青
- 热痱草
- 桑椹酒
- 沙枣
- 莲子
- 地涩涩
- 黄花夹竹桃
- 山马兰
- 小叶柳
- 土附子
- 四方草
- 草地早熟禾
- 大叶黄杨根
- 黄花菜
- 檰芽
- 南瓜根
- 戟叶石韦
- 楮实
- 野杜仲果
- 砂仁花
- 疣果冷水花
- 柱果木榄叶
- 黄鼠肉
- 朴树皮
- 寄马桩
- 家独行菜
- 牛心果
- 猫头
- 光杆琼
- 野梨枝叶
- 牡荆子
- 金丝草
- 桃枝
- 大鹅儿肠
- 贯众
- 铁浆
- 水火麻
- 大肺经草
- 十姊妹
- 水牛尾
- 撒发
- 野樱桃根
- 野决明
- 水马桑
- 矮脚苦蒿
- 白扁豆
- 苦艾
- 白柳
- 荜茇根
- 滇南冠唇花
- 古羊藤
- 猫须草
- 小报春
- 茵芋
- 白猪栗
- 羊哀
- 牛蹄
- 金发草
- 佛甲草
- 五瓣寄生
- 黑头草
- 黄矾
- 九倒生
- 花鱼
- 老虎姜
- 番荔枝叶
- 露兜簕
- 龙脑香子
- 蓝猪耳
- 青海鸢尾子
- 红粘谷子
- 狗肉
- 广东土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