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条肌海葵
《中华本草》:纵条肌海葵
拼音注音
Zònɡ Tiáo Jī Hǎi Kuí
别名
海菊花、石奶、纵条海葵、西瓜海葵、金线海葵、滨玫瑰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银冠海葵科动物纵条肌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planella luciae(Verril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采得后洗净,鲜用。
原形态
乡长条肌海葵,体长筒形,完全伸避孕药时,上部呈喇叭形,躯干部呈柱状,稍狭,基部略宽。体高一秀为10-50mm(包括触手),口盘绿色,间有黄色的辐射纹,口唇淡红色,触手较纤细,为灰白色、粉红色或淡黄色,排列成12,16,24,48,共4裂。体壁光滑,仅在躯干部均匀地分布着放多小壁孔;受到刺激时从壁孔中射出白色或淡黄色枪丝。体壁为褐绿色、黑绿色或橄榄绿色等,并分布为数不定的橙黄色纵条。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区沿岸潮间带岩石上和养殖块场的贝壳等附着物上。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
组织含丙酮酸盐(pyruvate),L-精氨酸(Larginine)或L-丙氨酸(L-alanine),章鱼肉碱(octopine),阿兰碱脱氢酶(alanopine dehydrogenase)。
性味
味咸;辛;性温
功能主治
收敛固脱;燥湿杀虫。主痔疮;脱肛;腹泻;白带;体癣;蛲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槿根
- 扁果
- 粳米
- 红胡豆七
- 慈姑花
- 北方点地梅
- 川党参
- 伸筋藤
- 功劳叶
- 铜骨七
- 龙胆地丁
- 竹鼠油
- 犀肉
- 熊胆
- 牛耳大黄叶
- 毛瓣绿绒蒿
- 鲨鱼油
- 猕猴梨
- 小果蔷薇
- 蟛蜞
- 野巴子
- 狮子尾
- 长毛风毛菊
- 回心草
- 鸡(土从)
- 野桂花
- 五叶薯
- 乌蛇卵
- 美人蕉
- 接骨木根
- 冰草
- 桂竹香
- 埃蕾
- 鲚鱼
- 犀角
- 石油菜
- 大马哈鱼
- 槐叶
- 披麻草
- 牛舌草
- 胡荽
- 马唐
- 铁仔
- 吉利子树
- 心叶荚蒾根
- 木本猪毛菜
- 冬里麻
- 白枪杆根
- 东北雷公藤
- 紫油木叶
- 香圆子
- 金露梅
- 嫁(虫戚)
- 高山羊不吃
- 大过山龙
- 盐肤木皮
- 猩猩木
- 牛筋条
- 生瓜
- 沙叶铁线莲
- 白苋
- 家独行菜
- 玳瑁
- 石首鱼
- 碎密花
- 海蟑螂
- 西施舌
- 石龙刍
- 干蕨鸡
- 橡实
- 红果冬青
- 白细辛
- 沙枣树皮
- 山核桃仁
- 水珠草
- 龙头草
- 代赭石
- 毛叶轮环藤
- 新香草
- 天葵草
- 乌鱼蛋
- 黄花香
- 银不换
- 羊角藤叶
- 刺瓜米草
- 南方红豆杉
- 石上莲
- 大血藤
- 蝇子草
- 猕猴骨
- 紫葳根
- 红丝线
- 楤木白皮
- 茜草
- 密花美登木
- 野草香
- 乌鳢
- 野丁香根
- 蜻蜓
- 斑花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