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山萝卜
《中华本草》:蒙古山萝卜
拼音注音
Měnɡ Gǔ Shān Luó Bo
英文名
flower of narrowleaf Scabious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窄叶蓝盆花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abiosa comosa Fisch.ex Roem .et Schult.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摘取刚开放的花朵,阴干。
原形态
窄叶蓝盆花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茎数枝,被短毛。基生叶成丛,叶柄长3-6cm;叶片窄椭圆形,长6-10cm,宽1-2cm,羽状全裂,稀齿裂,裂片条形,宽1-1.5mm,花时常枯萎;茎生叶对生,基部连接成短鞘,抱茎,具长1-1.2cm,的短柄或无柄;叶长圆形,长8-15cm,宽4-5cm,一至二回狭羽状全裂,裂片线形,密1-1.5mm,渐尖头,两面光滑,或疏被白色短伏毛。头关花序三出顶生,半球形,径3-3.5cm;总花梗长达30cm;花萼5裂,细长针状;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短柔毛,中央花冠筒状,长4-6mm,先端5裂,裂片等长;边缘花二唇形,长达2cm,上唇2裂,较短,下唇3裂,较长,中裂片最长达1cm,倒卵形;雄蕊4,花丝细长,外伸;花柱长1cm,外伸,柱头头状。果序椭圆形,小总苞方柱状,四棱明显,中棱常较细弱,先端有8凹穴,冠檐膜质;瘦果长圆形,长约3mm,具5条棕色脉,先端冠以宿存的萼刺5。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砂质山坡及硝地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
化学成分
花含熊果酸(ursolic acid),芹菜素(apigen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野漆树甙(rhoif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葡萄糖(glucose)][1]。[br]地上部分含伞形花内酯金合欢醚(umbillipronin)和香柑内酯(bergapten)[2];还含黄酮化合物[3]。1.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本品所含总黄酮30mg/kg静脉注射,对静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致发热的家兔有显着有热作作,但对正常家兔体温无明显影响[1]。另有报道,本品总黄酮提取液0.25g/kg和0.50g/kg肌内注射,对静注人肠杆菌内毒素致热的家兔有显着解热作用;本品的花青素提取液0.25g/kg肌注则有较弱的争热作用;而本品生物碱提取液0.44g/kg肌注则无解热作用[2]。2.镇静作用 总黄酮30mg/kg能显着加强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对小鼠的催眠作用,表明有镇静作用。但总黄酮不能影响咖啡因和戊四唑的LD50,无抗惊劂作用[1]。3.抗炎作用 总黄酮30mg/kg腹腔注射,对巴豆油涂抹小鼠耳壳所致炎症有显着抗炎作用。但对蛋清所致小鼠足肿无显着抗炎作用,但有使炎性渗出降低趋热。总黄酮3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7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显着抑制作用[1]。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注射液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ml,给药后3d,小鼠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溶菌酶含量在给药后3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Comori磷酸铅法试验,给药组酸性磷酸酶反应的阳性率和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能激活M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给药第7d和12d的小鼠,其腹腔Mφ呈衰退状态者明少于对照组,提示该药或许有延长Mφ寿命和稳定溶酶体的作用。此外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有明显增强小鼠腹腔Mφ体外杀伤李斯特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作用[3,4]。5.其他作用 从蒙古山萝卜花中分得的黄酮类成分芹菜素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7.3%[5,6]。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表明蒙古萝卜花总黄酮无镇痛作用[1]。6.毒性 每只小鼠腹腔注射4%蒙古山萝卜总黄酮注射液0.4ml,观察24h无1只死亡。序贯法经静脉注射测得LD50为1456mg/kg[1]。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主肺热咳喘;肝火头痛;目赤;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g。
复方
①治肺热咳嗽,气喘: 蒙古山萝卜花五钱,甘草四钱,草河车三钱,远志二钱,莲座蓟一钱,共研细末。每曰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冲服。②治肝胆湿热,目赤,黄疽:红花五钱,石膏三钱,蒙古山萝卜、木通、地丁、诃子各二钱,麻黄三钱。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蒙古山萝卜
拼音注音
Měnɡ Gǔ Shān Luó Bo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夏季采搞,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直立,平滑或生短毛。根生叶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斜形,具长柄,全缘或缺刻状锐牙齿缘,有时为大头羽裂状,下面密生短毛;茎生叶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直径约3厘米,蓝色;总苞片线形;外缘花唇形2裂,下唇裂片较长,中心花筒状5裂。瘦果,线形。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内蒙古、东北等地。
性味
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治肝火头痛,发烧,肺热咳嗽,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散,0.5~1钱。
复方
①治肺热咳嗽,气喘:蒙古山萝卜花五钱,甘草四钱,草河车三钱,远志二钱,莲座蓟一钱。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冲服。
②治肝胆湿热,目赤,黄疸:红花五钱,石膏三钱,蒙古山萝卜、木通、地丁、诃子各二钱,麻黄三钱。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丝瓜藤
- 和筋草
- 黄茄花
- 长春花
- 鲤鱼
- 一皮草
- 旋蒴苣苔
- 锦葵
- 阔叶石韦
- 红紫珠
- 复生草
- 鸡枞
- 锈毛钝果寄生
- 紫麻
- 棕叶狗尾草
- 蠵龟筒
- 小草乌
- 悬钩子
- 大过路黄
- 白花映山红
- 四棱杆
- 星宿菜
- 山白菊
- 翅茎蜂斗草
- 天文草
- 牛心果
- 裸茎千里光
- 密陀僧
- 臭常山
- 黄果茄
- 龙须藤
- 大叶紫珠
- 爆仗竹
- 穿心草
- 丝瓜根
- 杉松
- 千里马
- 小柿子
- 地盘松球
- 车前
- 鳞片水麻
- 鸡子黄
- 小金钱草
- 新疆芍药
- 短齿楼梯草
- 柠檬皮
- 野苦梨根
- 虾蟆脑
- 紫八宝
- 羊角参
- 竹柏根
- 驴肾
- 大铜钱菜
- 白云瓜叶
- 东风菜
- 梅根
- 茉莉根
- 母猪草
- 省雀花
- 金丝桃果实
- 冬瓜
- 荷梗
- 白脂麻
- 灯台树果
- 峨眉蕨贯众
- 百部
- 赤胫散
- 山慈菇
- 多蒴曲尾藓
- 黄茶根
- 丁公藤
- 胆矾
- 鹰不泊
- 野把子
- 秃鹫
- 蛤蚧
- 地乌
- 寒水石
- 狗胆
- 柳白皮
- 独花兰
- 蜀葵根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乌鸦肉
- 野木耳菜
- 扁青
- 暴马子
- 刺藦苓草
- 金雀根
- 猩猩木
- 鲫鱼脑
- 罗锅底
- 苜蓿根
- 白背小报春
- 榧螺
- 法半夏
- 尖子木
- 蜥蜴
- 山小橘
- 星毛羊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