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叶
《中华本草》:柚叶
拼音注音
Yòu Yè
别名
气柑叶。
英文名
leaf of Pummelo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
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有疏柔毛或无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资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15cm,先端洒或微凹,边缘具稀锯齿。表面黄绿色,背面浅绿色,对光透视,可见无数透明小点(油室)。叶柄处有倒心形宽翅,长2-5cm。质脆,易撕裂。气香,味微苦、微辛。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脾;肝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1.《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2.《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3.《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柚叶
拼音注音
Yòu Y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性味
《本草求原》:"辛,温。"
功能主治
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②《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
③《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魿鱼
- 旋花
- 有柄石韦
- 鸦胆子
- 羊胲子
- 野火绳
- 细叶乌蔹莓
- 土荆皮
- 冬葵子
- 小红柳根
- 樟树叶
- 野山蚂蟥
- 茄子
- 古钩藤
- 紫藤根
- 大花素馨花
- 雪乌
- 祖师麻
- 赤甲红
- 椰子浆
- 野木鱼
- 山荆子
- 椒蒿
- 雉肝
- 蟑螂
- 南方六道木
- 佛手露
- 南板蓝叶
- 南鹤虱
- 迷迭香
- 大狼把草
- 巴豆霜
- 伞花绢毛菊
- 声色草
- 番薯
- 鼻血草
- 家独行菜
- 峨眉黄芩
- 黑石耳
- 金堂葶苈
- 黄颔蛇
- 山大刀
- 八月炸
- 水龙
- 毛莲蒿
- 四大天王
- 紫三角
- 苦木
- 单叶铁线莲
- 腊雪
- 泽泻
- 微籽
- 海芋
- 竹芋
- 芡实
- 藕粉
- 芒萁
- 柚皮
- 山鸡
- 枸橘刺
- 窝儿七
- 獭胆
- 灵芝
- 鞑新菊
- 刺猬皮
- 蟾舌
- 土燕窝
- 河豚子
- 红轮千里光
- 芒萁骨
- 文鳐鱼
- 苏铁蕨
- 玉簪花
- 滇高良姜
- 铁马豆
- 鲨鱼胆
- 豆黄
- 鼻血雷
- 到老嫩
- 栓皮栎
- 粗灰钉
- 柳叶藓
- 草藤乌
- 牛耳枫
- 盘石龟
- 冰球子
- 松子仁
- 白榄根
- 黑面叶
- 土连翘
- 詹糖香
- 岩藿香
- 菊花苗
- 菜豆树
- 透明草
- 羊奶果
- 黄芩子
- 苏土藁本
- 通花根
- 十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