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叶
《中华本草》:柚叶
拼音注音
Yòu Yè
别名
气柑叶。
英文名
leaf of Pummelo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
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有疏柔毛或无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资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15cm,先端洒或微凹,边缘具稀锯齿。表面黄绿色,背面浅绿色,对光透视,可见无数透明小点(油室)。叶柄处有倒心形宽翅,长2-5cm。质脆,易撕裂。气香,味微苦、微辛。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脾;肝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1.《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2.《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3.《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柚叶
拼音注音
Yòu Y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
性味
《本草求原》:"辛,温。"
功能主治
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目》:"治头风痛,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②《本草求原》:"消风肿,辟秽。"
③《重庆草药》:"治小儿寒食肚胀痛,寒湿脚膝痛,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关节痛:柚叶、生姜、桐油。共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乳痈:柚叶四至七枚,青皮一两,蒲公英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圆叶乌桕
- 岩冬菜
- 园金柑
- 岩梭
- 榆叶
- 圆叶锦葵根
- 岩黄连
- 岩胡椒
- 岩凤尾蕨
- 元宝草
- 原蚕子
- 岩葱
- 月季花
- 油桐子
- 柚树寄生
- 榅桲皮
- 圆果罗伞
- 岩笋
- 木蜡树根
- 蚌壳草根
- 亚婆潮
- 圆节山蚂蝗
- 叶天天花
- 叶底珠
- 原羚角
- 油茶子
- 龙葵子
- 制草乌
- 月光花种子
- 榆仁酱
- 异叶米口袋
- 元宝槭
- 油散木
- 叶底红
- 亚麻子
- 大将军
- 岩豆藤根
- 油炸木
- 油茶叶
- 夜吹箫
- 岩乌头
- 岩人参
- 窄叶大戟
- 仰天钟
- 亚乎奴
- 岩参
- 岩菖蒲
- 宜昌荚蒾
- 岩茴香
- 油桐叶
- 幼油草
- 宜梧叶
- 岩豇豆
- 延羽卵果蕨
- 榆皮涎
- 油草
- 乌榄核
- 野靛青
- 岩萝卜
- 山莨菪
- 圆叶碱毛茛
- 黑风散
- 榆拟层孔菌
- 油茶油
- 岩梭花
- 马鬐膏
- 岩藿香
- 樱桃枝
- 宜梧
- 油柑木皮
- 月季花叶
- 岩枇杷
- 马蛋果
- 紫花芥
- 蝮蛇
- 山棯根
- 长距兰
- 蛇果黄堇
- 白僵蚕
- 牛胆参
- 黄花小二仙草
- 金牛七
- 黑参
- 米露
- 麦刺藤叶
- 野核桃油
- 蚌泪
- 短小蛇根草
- 杉叶
- 朱砂藤
- 鱼胆草
- 蓬莱草
- 合血香
- 柘树茎叶
- 银丝杜仲
- 救军粮叶
- 构皮麻
- 核桃叶
- 土燕窝泥
- 蛇王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