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新菊
《*辞典》:鞑新菊
拼音注音
Dá Xīn Jú
别名
色尔君木美多(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8~9月采花,阴干。
原形态
鞑新菊,又名: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被疏绵毛。叶片狭长圆形,栉齿状分裂,裂片细线状,上部叶常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片多层,长圆形,先端尖或钝,背部绿色,边缘紫色,膜质;舌状花1层,舌片狭长,紫黄色;管状花多数,黄色;无明显冠毛。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地阴湿处。分布西藏、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氨基酸、有机酸、甾类及酚性物质。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活血,祛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湿热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椬梧
- 榆叶
- 柚
- 椰子
- 栘枍
- 榆耳
- 凫羽
- 榆蘑
- 白马鬃铃花
- 白花铁线莲
- 柚核
- 榅桲
- 菘子
- 福参
- 凫肉
- 榧子
- 蓝茶
- 油鱼
- 榆枝
- 油鸭
- 佛葵
- 稗米
- 白鱼
- 白苏
- 椰根
- 柚皮
- 浮石
- 百部
- 榆花
- 白蘑
- 白苣
- 柚叶
- 人参娃儿藤
- 发菜
- 革叶蓼
- 榧花
- 白蔻
- 岩陀
- 白蒿
- 岳桦
- 椰子皮
- 白芷
- 白草
- 白薇
- 柚根
- 扶桑
- 椰子壳
- 菱蒂
- 白豆
- 番薯
- 白贝
- 白藨
- 柚花
- 油草
- 糙叶树皮
- 羊耳朵叶
- 榧螺
- 桃枝
- 油茶
- 佛手
- 晕药
- 白药
- 崖松
- 苦木
- 紫鸭跖草
- 洋芋
- 白花鹅掌柴
- 云芝
- 白花鬼针草
- 桐皮
- 楹树
- 栘依果
- 白藤
- 云南铁角蕨
- 杨梅
- 白鹅膏
- 白苏叶
- 樱桃
- 榆白皮
- 一匹草
- 油杉
- 崖姜
- 白附子
- 白苏子
- 佛杜树
- 岩酸
- 福参叶
- 枫树
- 佛肚花
- 百合子
- 方榄
- 毛冬瓜叶
- 细叶桉叶
- 方蟹
- 椰子油
- 番杏
- 雨蛙
- 油桐
- 白蔹
- 分枝火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