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红
《*辞典》:山里红
拼音注音
Shān Lǐ Hónɡ
别名
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
川梨,又名:棠梨刺。
落叶乔木,高达12米。通常有刺。主干粗大,多分枝,树皮灰棕色,小枝蓝紫色,幼时被绵状毛。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3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绒毛,渐脱落,果期无毛或近无毛;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2~2.5厘米,花瓣5;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离生,无毛。梨果近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田野、村庄附近等向阳处。分布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酸甘,温。"
功能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药》:"消食积,化瘀滞。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碎骨红
- 鳜鱼胆
- 露兜竻蔃
- 绿豆升麻
- 石耳
- 榆树
- 锈毛旋蒴苣苔
- 姜石
- 鲫鱼脑
- 龙葵
- 肉穗草
- 鸢油
- 莸
- 黄花夹竹桃
- 镰片假毛蕨
- 藤槐
- 咳喘木
- 对叶榕
- 软骨过山龙
- 石楠
- 眼子菜
- 猴头菌
- 柿花
- 毛果小甘菊
- 博落回
- 毛稔
- 角果木子油
- 松毛火绒草
- 岩泽兰
- 黄鼠狼
- 黄鼬
- 锦地罗
- 鳆鱼
- 海桑
- 威灵仙叶
- 南烛子
- 黄羊肉
- 华东瘤足蕨
- 蝼蛄
- 白脂麻
- 岗梅根
- 托盘
- 鲤鱼目
- 小金钱草
- 千金子
- 毛木树叶
- 羊胎
- 小叶买麻藤
- 胆矾
- 剪红纱花
- 蚬肉海棠
- 广西九里香根
- 扇叶阴地蕨
- 火炭母
- 有柄石韦
- 山羊耳
- 白苏子油
- 骡宝
- 野芫荽
- 篦梳剑
- 华东木蓝
- 土圞儿
- 海狸香
- 土连翘
- 梁王茶
- 塔黄
- 黄缅桂果
- 翠雀花
- 鸡腿蘑
- 鸊鷉
- 脐带
- 桔梗
- 无柄卫矛
- 六角英
- 宜昌荚蒾叶
- 地磨薯
- 鸢胆
- 曼陀罗子
- 檵花叶
- 多花野牡丹
- 杏花
- 天仙果
- 鸡血七
- 胆星
- 葛上亭长
- 山麻黄
- 豪猪肉
- 秋葡萄
- 华中瘤足蕨
- 过墙风
- 干檀香
- 齿叶泥花草
- 杠香藤
- 藏山药
- 西南槐树
- 野茉莉
- 大草乌
- 蜂药
- 大九股牛
- 红背酸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