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管石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鹅管石
拼音注音
é Guǎn Shí
别名
滴乳石、钟乳鹅管石
英文名
Coral Skeleton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的细管状集合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栎珊瑚全年可采,钟乳石全年可采,选择细如管状的滴乳石。
原形态
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柱状及板状者。集合体常呈钟乳状或致密粒状体产出。颜色大都为无色或乳白色,如含有混入物,则染成灰、黄、玫瑰、红、褐等各种色彩。具玻璃样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可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劈开。断面贝壳状。硬度3。比重2.6-2.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钏乳石系含碳酸钙的水溶液,经石灰岩裂隙,从溶洞顶滴下,因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散逸,使析出的碳酸钙淀积而成,且自上向下逐渐增长,倒垂于洞顶。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中空如和状,长3-7cm,直径0.5-1.3cm,管壁厚1-4cm。白色、淡黄白色。表面平滑,有的较粗糙,有颗粒或纵斜纹理。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硬脆,可折断,断面白色,具玻璃光泽,中心具较大空洞,壁厚者可见浅黄色环层。无臭,味淡。[br]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方解石呈结晶状,其分布呈同心圆,似环带状结构,中心部分为孔洞。方解石旋旋旋旋光性特征参见“方解石”条。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此外,尚含少量镁、锶、钡等。[br]鹅管石主要成分与钟乳石一致,仅微量元素成分略有不同。
性味
甘;咸;温;无毒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并产生大量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滤旱灾,滤液加甲基约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于醋酸,但可溶于盐酸。(检查钙盐)(3)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粉末少许,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检查钙盐)红外光谱定性分析:IR λKBrmax cm-1:1420,873,708。
炮制
1.鹅管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生品擅于温肺化痰,通利乳汁,多用于肺虚咳喘,乳汁不下。[br]2.煅鹅管石《医学入门·本草》:“煅研。”现行,取净鹅管石,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有臭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捣碎或研细。[br]3.醋淬鹅管石:取净鹅管石装入罐中,置武火上煅呈红透,趁热倾入醋中淬透,冷后碾碎。每鹅管石100kg,用醋25kg。制后易于粉碎,温肾壮阳力强,多用于肾虚气喘,阳痿不举。[br]饮片性状:鹅管石参见“药材鉴别”项。煅鹅管石灰白色或灰黑色,质酥松。有焦臭气。醋淬鹅管石形如娥鹅管石,具酸醋气。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归经
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
温肺;壮阳;通乳。主肺寒久嗽;虚劳咳喘;阳痿早泄;梦遗滑精;腰脚冷痹;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打碎先煎;研末,0.3-15g,或入丸剂。
注意
实热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复方
治一切劳,咳嗽壅滞,胸脯痞满: 鹅管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香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宣明论方》焚香透膈散)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管石
拼音注音
é Guǎn Shí
来源
为海产腔肠动物树珊瑚科的栎珊瑚Balanophyllia sp.以石灰质骨骼入药。全年可采集,敲去杂石部分取条状物即成。
形状
甘,温。
性味
补肺,壮阳,通乳。用于肺痨咳嗽气喘,吐血,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下等症。
炮制
装入砂罐,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细即成。
功能主治
1~5分。
备注
(1)广西地区有用核珊瑚科动物[b]核珊瑚[/b]Caryophyllia sp.的石灰质骨骼做鹅管石。
(2)吉林、辽宁、甘肃、山东、湖北、湖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有以[b]滴乳石[/b](钟乳鹅管石)作鹅管石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鹅管石
拼音注音
é Guǎn Shí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滴乳石)。栎珊瑚全年可采,除去杂石,洗净,晒干。钟乳石全年可采,选择细如管状的滴乳石。
原形态
[b]栎珊瑚[/b]单体或微弱的群体。个体呈长柱状,个体内部的隔壁有三列以上,轴部微呈海绵状构造。
生活于暖海浅水中。
[b]钟乳石[/b],详"钟乳石"条。
形状
①栎珊瑚骨骼
又名:珊瑚鹅管石。呈圆管状,有的稍弯曲,一端较细而尖,状如鹅毛管,长3~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突起的节状横环纹及多数纵直棱线,其间有细的横棱线交互成小方格状。质硬而脆,可折断,断面有多数中隔,自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气无,味微咸。
产于广东、广西。全国大多数地区均使用。
②滴乳石
又名:钟乳鹅管石。详"钟乳石"条。
产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在吉林、辽宁、甘肃、山东、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使用。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温肺,壮阳,通乳。治肺痨咳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1~5分。
复方
治一切劳,咳嗽壅滞,胸膈痞满:鹅管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香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宣明论方》焚香透膈散)
备注
广西地区尚有用核珊瑚科核珊瑚的石灰质骨骼作鹅管石使用,主要特征是单体,柱锥状,个体内部的隔壁三列以上,具瘤结状的轴部构造。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盘木
- 刺郎果
- 鲥鱼
- 鲥鱼鳞
- 蝙蝠草
- 骆驼蹄瓣
- 岩葱
- 海带
- 米碎木皮
- 葫芦巴
- 猕猴肉
- 毛黐头婆
- 辣椒叶
- 山蒟
- 小人参
- 庵摩勒
- 兔脑
- 苦豆根
- 岩蜈蚣
- 胡桃壳
- 麻叶
- 草灵脂
- 狸肉
- 吉林乌头
- 绿段草
- 大马哈鱼
- 石蜡红
- 水豆瓣
- 三叶委陵菜根
- 珍珠露水草
- 山槟榔
- 龙须草
- 白花猪母菜
- 匐地风毛菊
- 地肤子
- 河鲀鱼
- 蛇胆草
- 白蘑
- 青羊角
- 莺
- 牛肋筋
- 猩猩花
- 兴安毛连菜花
- 石刷把
- 射尿(虫另)
- 落花生
- 荚蒾
- 刺茶美登木
- 小白棉
- 红沙
- 昆明堵喇
- 天生草
- 红靛
- 海螵蛸
- 铁脚草
- 栝楼皮
- 椰根
- 广豆根
- 篦子三尖杉
- 山木通
- 山大黄
- 叩头虫
- 冬珊瑚
- 马柳根
- 山白果根
- 黄花香
- 土燕窝泥
- 割舌罗
- 粘山药
- 山杨柳
- 翼首草
- 叶下花
- 亚香棒虫草
- 苦天茄
- 小果白刺
- 广藤根
- 红娘子
- 乌药
- 榧根皮
- 丰花草
- 毛叶楼梯草
- 里白
- 狗筋蔓
- 锡生藤
- 芫荽茎
- 豆油
- 牛角(角思)
- 柚花
- 山莲藕
- 雨韭
- 瑞香花
- 绿茎槲寄生
- 红花刺参
- 多穗石柯
- 凤眼果根
- 高山黄华
- 油柑木皮
- 唐古特青兰
- 细叶十大功劳
- 苦楝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