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毛莨
《中华本草》:西南毛莨
拼音注音
Xī Nán Máo Lànɡ
别名
西南毛莨叶
英文名
Laef of Southwestern buttercup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西南毛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ficaviifolius Le’vl et Van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金鲜用。
原形态
西南毛茛,一年生草本,高10-30cm。采根细长,簇生。茎倾斜上升,近直立,节多数,下部茎节上生根,被柔毛或无毛。基生叶与茎一叶相同;叶柄长1-4cm,无毛或被柔毛,基部鞘状;叶片不裂,宽卵形或近菱形,长0.5-3cm,宽5-25m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截形,边缘有3-9个浅齿或近全缘,无毛或被柔毛;茎上部叶较小,披针形,叶柄短或无柄。花直径8-10mm,花梗与叶对生,长2-5cm,细而下弯,有柔毛;萼片5,卵圆形,长2-3mm,常无毛;花瓣5,长圆形,长4-5mm,这宽的2倍,有5-7脉,无端圆或微凹,基部有窄爪,长0.5-0.8mm,蜜槽点状位于爪上端;雄蕊多娄,花药长约0.6mm;花托有细柔毛;心皮多数。瘦果卵球形,长约1.5mm,宽约1.2mm,两面较扁,有疣状小突起,喙长约0.5mm。花果期4-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林缘湿地或水沟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形状
性状鉴别,全草长10-30cm,有时下部节上生根。基生叶及茎生叶宽卵形或近菱形,长0.5-3cm,边缘具浅齿或近全缘,无毛或贴生柔毛,黄绿色;叶柄长1-4cm,基部鞘状。花梗与叶对生;花直径8-10mm,萼片卵圆形;花瓣5,长圆形。聚合果近球形,直径3-4mm;瘦果卵球形,长约1.5mm,两面较扁,有疣状小突起。气微,味苦辛。
药理作用
经动物试验,本品有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
利湿消肿;止痛杀虫;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患外或穴位。
各家论述
《四川中草药》:茎叶敷穴位可治疟疾,敷脐眼可治腹疼,疝气痛。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张公鱼
- 青麸杨根
- 短茎独活
- 扇蕨
- 旋花苗
- 紫萁苗
- 杯苋根
- 红花月见草
- 山马兰
- 鸭血
- 深山不出头
- 珊瑚草花
- 蚬壳
- 黄芩
- 木鳖子根
- 桧叶
- 东方乌毛蕨叶
- 藤乌头
- 红陈艾
- 牛嗓管树
- 豆列当
- 榔榆叶
- 桂子
- 水金凤茎叶
- 灵香草
- 青通草
- 三叶铜钱草
- 盘石龟
- 蜇砂
- 黄蜀葵茎
- 芒花
- 圆叶南蛇藤根
- 狮子草
- 香菇
- 通骨消
- 长柄赤车
- 水案板
- 铁扫竹
- 熊脑
- 黍茎
- 土牛党七
- 兔打伞
- 拟缺香茶菜
- 鲨鱼肉
- 珊瑚
- 枳根皮
- 橙子核
- 小梾木
- 尖叶川黄瑞木
- 银兰
- 灰树花
- 南天竹子
- 波罗蜜叶
- 梁王茶
- 柏枝节
- 麦奴
- 硬叶女娄菜
- 枳椇木皮
- 山胡椒
- 枳椇木汁
- 九龙藤叶
- 蛎菜
- 冬瓜藤
- 粉团花根
- 枣核
- 天目木姜叶
- 羊血
- 龙脑香子
- 山尖菜
- 肉半边莲
- 垂果大蒜芥
- 姜三七
- 岩青兰
- 南瓜根
- 蓝花棘豆
- 槐胶
- 阿魏侧耳
- 翠雀花
- 祖师麻
- 吴茱萸根
- 窝儿七
- 椒蒿
- 夏蜡梅
- 朱砂
- 天目琼花
- 桑叶露
- 掐不齐
- 九牛力
- 竹叶子
- 假芫茜
- 梅叶
- 山小橘
- 山羊耳
- 抱树莲
- 合萌叶
- 水湿柳叶菜
- 水皂角子
- 苕叶细辛
- 西瓜子仁
- 栝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