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皮
《中华本草》:虾蟆皮
拼音注音
Há Má Pí
别名
泽蛙
英文名
skin of South and East Asian rice frog, skin of Rice-paddy frog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 limnocharis Boi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后,取皮,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
泽蛙,体长约40-55mm左右,雄蛙略小,头长宽相等,吻端尖圆,吻棱圆;鼻孔距吻较距眼略近,眼间距窄,为上眼睑宽的1/2,鼓膜为眼很能够的2/3;犁骨齿两团,向后集中而不相遇。指、趾端钝尖;第1指发达,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及掌突发达。的肢短,胫跗关节前达眼部附近,左右跟部稍重迭,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关节下瘤小而明显;骨跖突窄长,有时与跗褶相连,外跖突小,有时与第5趾之跖褐相连。背面的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之长短纵肤褶,而无背侧褶,体侧多为圆形疣,后肢背面也有小疣,头部两上眼睑后方有一窄的横肤沟;颞褶明显;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为棕灰色或灰棕橄榄绿色,有时杂以赭红色,常棕色斑纹颇显着;上下唇缘有6-8条明显的纵纹;两眼之间有横斑;背面在前肢肩部多少成“VV”形斑,断续情况不一,两侧斑纹的凹入部分管于肩部浅色相对;背后端有“V”字形纹或短横纹,四肢有横纹,雄性咽部黑色,其余为白色。雄性第1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广泛生活在田野、池沼附的的山区。食物以蛛形动物及膜翅类昆虫为主,5-7月产卵;蝌蚪橄榄绿色上有棕赭色麻点,沿尾鳍上缘有苦干的短黑横斑,腹无斑纹;口小;角质颌3不强,唇乳突从口角两侧延至下唇乳突从口角两侧延至下唇两侧,而下唇中部乳突缺如。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咸;寒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散结。主疖肿;瘰疬;臁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贴患处;或煅灰油调敷。
复方
①治头上软疖:虾蟆剥皮贴之。(《活幼全书》)②治瘰疬脓已尽,肿已平,疮口未敛,以此贴之:虾蟆皮二个(要活剥者),鼠皮二张,蛇退二条,蜂房(大者)一个。上四味俱煅灰,将水胶一两,用井花水一酒钟化开后,加蜜一两;蜈蚣煎麻油一小钟,搅匀前四味灰,临起入麝香一分,将绢摊来不湿为度。(《纲目拾遗》瘰疬敛口膏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虾蟆皮
拼音注音
Há Má Pí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虾蟆"条。
功能主治
治疖肿,瘰疬。
复方
①治头上软疖:虾蟆剥皮贴之。(《活幼全书》)
②治瘰疬脓巳尽,肿已平,疮口未敛,以此贴之:虾蟆皮二个(要活剥者),鼠皮二张,蛇退二条,蜂房(大者)一个。上四味俱煅灰,将水胶一两,用井花水一酒钟化开后,加蜜一两;蜈蚣煎麻油一小钟,搅匀前四味灰,临起入麝香一分,将绢摊来不湿为度。(《纲目拾遗》瘰疬敛口膏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车前
- 獾骨
- 楮皮间白汁
- 紫荆根皮
- 鸡脑
- 海蝰
- 龙角草
- 软蒺藜
- 麝香草
- 石米
- 荷莲豆菜
- 鹭肉
- 玉簪叶
- 蛇莓根
- 东北红豆杉
- 红果参
- 鲮鱼
- 陈皮
- 露兜竻蔃
- 朱兰
- 金丝莲
- 鸡爪芹
- 石楠
- 醋糟
- 蛇葡萄根
- 树五加
- 豆瓣七
- 莨菪叶
- 香蕉
- 复羽叶栾树
- 棕竹
- 刺黄柏茎叶
- 草胡椒
- 暴马子
- 鸡肠狼毒
- 紫晶蘑
- 牛髓
- 杏李
- 橹罟子
- 锈毛钝果寄生
- 潮风草
- 陀罗紫菀
- 蒙自虎耳草
- 鸡蹼
- 鸡冠虫
- 李树叶
- 蘡薁
- 歪脖子果
- 西藏鸡爪草花
- 鹿耳翎根
- 小金钱草
- 管仲
- 豹皮樟
- 柄果槲寄生
- 藤槐
- 通花花
- 苤蓝
- 龙须菜
- 南天竹梗
- 大山黧豆
- 岳桦
- 臭油果
- 白毛委陵菜
- 粗叶耳草
- 橄榄根
- 番杏
- 紫叶秋海棠
- 心叶秋海棠
- 梓树
- 甘遂
- 福建排草
- 藤金合欢
- 黄泡子
- 油茶根
- 匙羹藤
- 翅果唐松草
- 梅叶
- 铜锤玉带草
- 蘡薁根
- 黄皮叶
- 乌贼鱼肉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风藤草
- 蹋菜
- 毛冬青叶
- 蕨
- 球花紫云英
- 片鸡尾草
- 黄瓜根
- 草龙
- 旋花苗
- 柏树油
- 镜面草
- 狭叶海金沙
- 石蔓藤
- 葶苈
- 眼睛草
- 倒提壶
- 向日葵叶
- 小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