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草乌
《中华本草》:七星草乌
拼音注音
Qī Xīnɡ Cǎo Wū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苍山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
原形态
苍山乌头,多年中草本,高45-85cm。块根胡萝卜形,长5-9cm,直径1.1-1.9cm。菜直立或上部缠绕,幼时被反曲短柔毛,后脱落变无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大多枯萎;下部叶和中部叶有长柄,疏被反曲短柔毛,几无鞘;叶片五角形,长4.5-7.6cm,宽8-10cm,3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两面疏被短柔毛,有时下面几无毛。总状花序有2-5朵花;花序轴疏被反曲短柔毛;苞片叶状;花梗粗壮,无毛,长2.2-4cm;小苞片中花梗上部或中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无毛,上萼片高盔形,高约2.1cm,下缘稍向上斜,长约2cm,喙短;花瓣2,无毛,唇长约3.5mm,微凹,距长约1.5mm,球形,向后弯曲;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有2小齿,稀全缘;心皮3-5,无毛。莴葖果长1.4-1.8cm。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只在一面生横膜翅。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0m的山地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大理苍山。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大理苍山。
形状
性状鉴别,状圆锥形,长2.5-8cm,直1.2cm。表面棕褐色,母根常数条凹下的条纹,须根短粗称很较粗壮饱满,表面皱缩较少不易折断,断面角质状,色黑,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外韧维管束排成一轮。母根邻近形成层处的筛管群外的厚壁细胞鞘呈高高盔状。形成层环较平滑或略呈波状弯曲。本质部来小且不达中心,导管排成1-3列。射线和髓部很宽广。[br]粉本特征:1.纤维管胞较多,长500-1700μm。2. 淀粉粒椭圆状瓜子形、类三角形,或一端似其短柄状。
化学成分
苍山乌头,块根含0.07%黄草乌碱甲(vilmorrianine A),七星草乌碱(conaconitine),N,N-双(甲氨甲酰基)-甲胺[N,N-bis(methylcarbamyl)-methylamine],三(甲氯甲酰基)-胺 [tris(methylcarbamyl)amine],1-(1-溴乙基)-4-(1,2-二溴乙基)-苯[1-(1-bromoethyl)-4-(1,2-dibromoethyl)-benzene]和对-双(1,2-二溴乙基)-苯-[p-bis(1,2-dibromoethyl)benzene]。
性味
味辛;苦;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先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蕨麻草
- 棱子芹根
- 竹实
- 石花
- 薄叶黄芩
- 延羽卵果蕨
- 石斑鱼
- 树舌
- 刺玫花
- 香蒲
- 冷饭果
- 一口红
- 蕨根
- 假友水龙骨
- 大山玄参
- 长瓦韦
- 毛叶黄药
- 山牡丹
- 柯树皮
- 五气朝阳草
- 白桂
- 菊苣
- 山药藤
- 粉菝葜
- 金橘露
- 黄大豆
- 倒莓子
- 浙皖粗筒苣苔
- 刀口药
- 软皮树
- 土桂皮
- 裂叶堇菜
- 鸡嗉子根
- 王孙
- 水慈姑
- 木耳
- 水禾麻
- 山海螺
- 索骨丹
- 虫实
- 栗壳
- 篱天剑
- 李根皮
- 海州常山
- 野棉花根
- 野海棠
- 柿
- 黄三七
- 野三七
- 野拔子
- 野棉花
- 野亚麻
- 番杏
- 迎春花
- 越西木香
- 野海椒
- 野扇花果
- 刺五加
- 竹(鼠留)肉
- 野大豆
- 胡杨
- 野毛金莲
- 野烟
- 野罂粟壳
- 黑骨蕨
- 野猪外肾
- 榕树
- 野粟
- 银柴胡
- 野素馨
- 虎头兰
- 山皮条
- 野茉莉
- 野猪脂
- 野牡丹
- 野枇杷
- 野席草根
- 山橙
- 野甘草
- 马缨杜鹃
- 野荞麦
- 野兔毛
- 水朝阳根
- 野厚朴花
- 吹火筒
- 粗灰钉
- 椿白皮
- 萝藦
- 大黑头草
- 鬼灯笼
- 爬藤榕
- 白郎花
- 蚌兰花
- 花苜蓿
- 鬼盖
- 打破碗花花
- 破布木
- 华南铁角蕨
- 荔枝藤
- 接骨草